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意志和决心(1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思绪万千。他明白,周安这是准备一统中原了。

周安将两种计策合在一起,不仅将百姓带到了自己的领土之中,而且还令自己的军事实力达到另一个高峰。

这种策略不仅高明,而且具有远见卓识。

诸葛亮心中暗暗感叹,周安确实是一个合适的明主。他不仅有高超的智慧和谋略,而且还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

他明白,只有像周安这样的明主,才能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强盛。

诸葛亮转过身来,看着周安,询问下一步的动作。

“陛下,下一步您打算怎么做?”诸葛亮问道。

周安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我会亲自前往荆州之地,探查百姓的情况。”

周安、周仓和苏武三人继续策马前行,终于抵达了荆州。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感到震惊。

原本富饶的荆州,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域属于周安,其余的土地都被孙权和曹丕所占据。

周安心中清楚,他想要加入自己政权的百姓,一定会从这些地方进入。他深知,自己要做的不仅仅是占领土地,更重要的是赢得民心。

“周仓,你带领一支队伍,去巡视荆州各地,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周安吩咐道。

“是,陛下。”周仓应声而去,立刻去安排巡视事宜。

“苏武,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投降的士兵?”周安转向苏武问道。

苏武沉吟片刻后回答道:“陛下,我觉得我们可以将他们编入我们的军队,或者让他们去为我们的百姓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实力和决心,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仁慈和关爱。”

周安听后点了点头,认为苏武的建议十分可行。他决定将这些投降的士兵进行改编,让他们为荆州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吕蒙回到东吴后,立即将周安提出的无理要求告知给了孙权。孙权听后愤怒无比,当场准备和周安翻脸,直接对周安动兵。

“这个周安,竟然敢提出这样的要求,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孙权气愤地说道,“我绝对不能容忍他的无理取闹,我要亲自率兵去讨伐他!”

吕蒙见状,赶紧劝阻道:“陛下息怒,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如果我们现在出兵,不仅会破坏两家的联合,还会让其他国家趁机介入,对我们不利。”

孙权听后冷静下来,思考片刻后说道:“你说得对,我们现在不能轻举妄动。但是这个周安真是太过分了,我们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时,张昭走了进来,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走到孙权面前,说道:“陛下,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局势。”

“如果我们现在和周安翻脸,不仅会失去联合的机会,还会让其他国家看笑话。我建议我们可以派出使者去和周安谈判,看看能否达成两家的联合。”

孙权听后思考片刻,觉得张昭的建议很有道理。

孙权坐在宝座上,面露羞愤之色,他无法接受周安的无理要求,更无法容忍这种被视为弱者的感觉。

他是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君主,对于这样的耻辱,他无法接受。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协议!”孙权坚决地说道,“这是对我东吴的侮辱,我不能容忍!”

张昭站在一旁,深知孙权的性格和立场,他决定以理服人,而不是强压。

“陛下,我理解您的感受。”张昭缓缓说道,“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而做出冲动的决定。”

“两家开战,对双方都是损失,而对曹丕来说,这是他统一华夏的最好机会。”

孙权听后眉头紧锁,他明白张昭的话有道理,但是心中的愤怒仍然难以平息。

“可是,这样的协议对我来说,太过于耻辱了。”孙权叹息道。

张昭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孙权的感受,但他更清楚,为了东吴的未来,他们必须做出妥协。

“陛下,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耻辱而放弃长远的利益。如果我们开战,两家的实力都会大大削弱,到时候曹丕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统一整个华夏。”

“东吴的政权将会不复存在。”张昭严肃地说道,“用我一条命换东吴四十三郡太平,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孙权听后心中无奈,他知道张昭说的是对的。

孙权在冷静下来后,向周安提出了张昭出使的想法。

周安原本以为东吴的事情可以就此作罢,但没想到孙权竟然如此能忍,愿意派出使者来与自己谈判。

这让他对张昭的看法更上了一个层次,也更加重视这次会面。

“陛下,既然孙权有意派出使者,我们不妨接受这个提议。”周安对身边的谋士们说道,“通过这次会面。”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东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