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脑子有问题(1 / 2)

加入书签

曹丕却一意孤行,他相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他相信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让中原臣服于他的统治之下。

“刘明,我知道你的担忧。”曹丕说道,“但是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我们的国家。”

“只有当我们拥有强大的武力,才能够让中原地区的国家感受到我们的威慑力。”

刘明见无法说服曹丕,只能无奈地退下。他知道曹丕的决定已经无法改变,他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丕的红衣大炮的数量不断增加。建造红衣大炮的工匠们被奉为座上宾客,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而周安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更加疑惑。

“曹丕这是什么意思?”周安心中想道,“他难道不知道这样的穷兵黩武只会让百姓们苦不堪言吗?他这是在滥用权力,完全不顾百姓的利益。”

周安无法理解曹丕的决策,他甚至开始怀疑曹丕的脑子有问题。

与此同时,在东吴,孙权得知周安发布的政令后,心中十分不满。

他觉得周安这样的政策是在削弱东吴的力量,他决定派遣吕蒙出使,希望能够让周安收回成命。

吕蒙接到孙权的命令后,立刻出发前往成都。他到达成都后,要求会见周安。周安也没有为难,很快就答应了与吕蒙见面。

“陛下,听说您最近发布了新的政令,允许魏国和东吴的百姓加入您的领地。我代表东吴前来,希望您能够收回成命。”吕蒙开门见山地说道。

周安听后,淡淡地笑了笑,说道:“吕蒙将军,我知道你的来意。但是这个政策是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的。”

吕蒙听后,心中一惊。他没想到周安会如此坚决地拒绝他的请求。他深知周安的智谋和实力,知道如果开战的话,东吴未必能够取胜。

“陛下,我明白您的想法。但是这样的政策会让东吴消耗有生力量。如果您执意如此,东吴将会不得不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吕蒙严肃地说道。

周安听闻吕蒙的威胁后,他坐在高堂之上,眼神坚定,毫无惧色。他深知,这场战争如果爆发,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但他也明白,他不能退缩。

“陛下,我听说东吴有意与我们开战,我们必须谨慎应对。”吕蒙说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担忧和愤怒。

周安听后,淡然一笑,“吕蒙将军,我知道你的愤怒。但我要告诉你,我不会退缩。如果东吴真的想要开战,我周安会奉陪到底。”

吕蒙听后,脸色一沉,他没想到周安会如此坚决。他深知周安的智谋和勇气,知道如果开战的话,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老臣张昭,身居东吴庙堂多年,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

他深知,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尤其在如今这个关键时刻。他向孙权表示,现在开战绝对不是好办法。

“陛下,我明白您担心曹丕的炮团规模会超越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制造武器来应对这种威胁。”

“如果我们能够停止武器的制造,将所有的资源全部用于给百姓身上,百姓定然不会抛家舍业离开故土。”张昭诚恳地说道。

孙权听后,沉默了片刻。他心中明白张昭的建议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加紧建造红衣大炮,曹丕的炮团规模将会很快超越。

到时候如果真的开战,东吴没有应付的力量。

张昭注视着孙权,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深知,东吴此刻面临的并非简单的军事威胁,而是如何长治久安,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问题。

“陛下,”张昭缓缓开口,“东吴完全可以依附于周安。我们可以用最温和的办法治理百姓,让他们知道。”

“东吴孙家是为了他们的福祉而存在的。只要能够让百姓认同我们的统治,到时候东吴百姓就会源源不断的参军,保卫自己的领土。”

孙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明白,张昭提出的策略,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长远之计。

“张昭,你的建议我明白了。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我们面临的军事压力,还能为东吴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孙权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答应你,采纳你的建议。”

随后,孙权再次派遣吕蒙出使成都,向周安求和。

吕蒙再次到达成都,这一次他的到来让周安颇感疑惑。然而,他仍然决定接见吕蒙,看看这位使者究竟带来了什么消息。

吕蒙见到周安后,直接表明了东吴的想法,表示希望能够与周安联合,共同对抗曹丕的威胁。

周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东吴竟然有如此有见识之才,能够看清形势,做出这样的决策。

“吕蒙将军,你的提议很有趣。不过,我想知道这个计策是谁提出的?”周安好奇地问道。

吕蒙毫不避讳地回答道:“是老臣张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