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三章 丁小鬼传旨(1 / 2)

加入书签

王钦若说完,丁谓说。王钦若说的还算委婉,丁谓就是直接给杨文广扣帽子。

说杨文广败坏了大宋朝的名声,使得宋朝沦为了全天下人的憎恶的对象。中原王朝几千年来辛苦经营的仁义美名,在他手上完全败光了。

别看杨文广打了几场胜仗,取得了一些土地。但是他这样做,对大宋朝廷公信力的破坏却是无法挽回的!这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朝廷对杨文广必须要严惩不怠!

陛下可赐杨文广自尽!他若是不自尽,您就把杨家人都抓起来治罪,让他落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名!

您还可以下旨,撤了他的所有职务。从今以后他不再是朝廷承认的边关大将,朝廷重臣。看边疆的官兵还有几个会继续跟他干的?

丁谓说的慷慨激昂,仁宗皇帝听得口干舌燥。他倒是想这么干,但是他不敢。逼杨文广自杀?把杨家满门都抓起来?上一回杨文广率军兵困龙庭,他可是记忆犹新!他说啥都不想再玩儿一回这样的游戏了。

王钦若、丁谓二人讲完之后,后面的陈彭年、刘承规、林特,立即跟进。这五位之后,又有人出班表示支持。说得好像不惩罚杨文广,大宋朝就要亡国了一样。

大宋朝堂上文臣武将分成两边。一边是以范仲淹、韩琦为首的支持杨文广派,另一边是以王钦若、丁谓为首的要杀杨文广派。两派好像是对头仇人,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最后,仁宗皇帝居中调停,和了稀泥。

杨文广屠杀平民的行为,确实有损朝廷声望。不过念他为了边疆稳定也立了不少功劳,所以不予惩处。不过要派钦差大臣去严厉警告,不许他再伤害普通老百姓,哪怕是西夏百姓也不许。更不许他再侵略别国。

命令杨文广立刻撤出西夏领土,继续留在煕州一带,屯垦戍边。没有命令,不得班师回朝!

范仲淹、韩琦再奏本,仁宗皇帝就不许了。

走出金殿,韩琦冲着范仲淹一抱拳,“希文兄,陛下此举只恐怕会激怒杨文广。你还是赶紧写封信,劝一劝你那学生,千万别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范仲淹也是一阵苦笑,“韩相,杨文广如今可是定国公,怀化大将军。他肯不肯听劝,我也不敢保证。好好的朝廷,被王钦若丁谓一党搞得乌烟瘴气。你我能做的,只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老范回去给杨文广写信不提。派往边关的钦差大臣,丁谓派了他的侄子,外号叫做丁小鬼的丁小贵做钦差,去边疆给杨文广传旨。

临行之前,丁谓把丁小鬼叫到家里,王钦若也在。丁王二人关起门来,好一番叮嘱。嘱咐丁小鬼到了边疆,见到杨文广之后怎么说怎么讲。

朝廷上发生的事情你一个字都别提,就是夸他!圣旨你该念还是念,那是皇帝的旨意,你是钦差不读圣旨不行。

不过你可以告诉杨文广,这圣旨不是皇帝的本意。皇帝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的。其实皇帝是很欣赏杨国公的。你就说,皇帝想见杨文广,把他从西北前线骗回来。千万别让他带兵,最好只有他一个人。

只要你能把他骗出西北,嗯,到了京兆府,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你把这件事办好之后,我们俩保证让你一年之内连胜三级!

丁谓和王钦若两个人联手保证,可把这个丁小鬼高兴坏了!“二位大人放心,学生我保证把这件事情办好了,绝对出不了差错!”

第二天,丁小贵带着钦差队伍兴冲冲赶奔西北边疆,去见杨文广。

杨文广早不在边疆了,他的大军已经快打到西夏国都兴庆府了。丁小贵又废了不少功夫,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这才找到宋军大营。

杨文广这时候,正在和没藏讹庞进行和平谈判呢。他并没有增加要求,开出的条件也和上一回差不多,都是要李谅柞下台,西夏国并入大宋朝,成为大宋的一个省。

没藏讹庞自然不同意,两边又进行到了拉锯战阶段。战斗倒是停了。李谅柞也做了一些让步,就是答应在西夏全国范围内给奴隶们解除奴籍,谁家里要是再蓄养奴隶,就是违法。

至于退位、并入大宋朝,李谅柞绝对不肯答应。没藏讹庞请杨文广降低条件。你不能这样欺负人,你提的条件我们实在是办不到。

谈了一天,杨文广回到他的帅营坐下刚喝了一口茶,手下卫士进来报告,说是外面来了自称是朝廷钦差的,要求见元帅。

钦差?这俩字已经好久没听到了。是朝廷又有什么消息了吗?

“把钦差请进来!”文广说了一声请。

外面进来一位身穿大红色官袍,头戴细翅乌纱的中年官员。走进帅帐往周围看了看,向上拱手,“下官,枢密都承旨丁小贵,见过定国公!”

“国公大人,卑职封我朝皇帝陛下之命,前来传旨。请杨国公接旨。”说完之后,丁小贵昂首挺胸往那儿一站,就等着杨文广从帅位上下来。他好过去,展开圣旨宣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