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堂之争(1 / 2)

加入书签

没藏讹庞和诺移赏都一文一武,多年把持朝政。虽然小皇帝李谅柞亲政之后,俩人有所收敛,但是文臣武将之间的明争暗斗,却一直也没有停止过。

前线打了败仗,杨文广的大军步步逼近,在这个时候没藏讹庞还要蹦出来挑衅,诺移赏都实在是有点儿气急败坏了。

“没臧太师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说这句话的时候,诺移赏都紧握双拳,两眼冒火。要不是在金殿上,他真想冲上去,把没藏讹庞狠狠地揍一顿。

没藏讹庞却根本不在乎。俩人是老对手了,这么多年,他早把诺移赏都的脾气琢磨透了。老家伙就是表面看着凶恶,其实根本没胆量动手。

“大将军暗中不是和辽国公主勾搭上了吗?你怎么不求求那公主,请辽国出兵对付杨文广?”

“你!”诺移赏都气的满脸通红,“太师!此乃绝密。你怎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提起?”

“啧,大将军,什么绝密?现在都到什么时候了,你还在那里蝇营狗苟,悄悄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里是金殿!上面坐着陛下、下面站的是文武百官,你有什么好怕的?谁还会泄露你那点秘密吗?”

“大将军,你和辽国公主是怎么回事?说出来也让朕听听?”上面的小皇帝李谅柞也好奇了。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请容微臣下朝之后,单独向陛下汇报。”诺移赏都恶狠狠地瞪了没藏讹庞一眼。

没藏讹庞得意地一笑,用调侃的眼神回看着诺移赏都。

李谅柞又问没藏讹庞,“太师,杨文广大军压境。你既然不同意大将军迁都的建议,不知道太师可有退敌良策?”

“陛下,臣的良策就是议和。当初,臣主持和杨文广议和谈判。是大将军非要逞能作战。结果怎么样?大将军战败,使得陛下失去先机。”

“此番我若谈判,只恐怕杨文广会提出更过分的条件呀。到时候大将军还是会反对。臣虽愿为我朝鞠躬尽瘁,却也是劳而无功。”

没藏讹庞只说是大将军诺移赏都反对,却不提皇帝李谅柞也是主战派。这就是给皇帝面子。像这样的人情世故,他做着太顺手了。

李谅柞为难了。上一次杨文广开出的条件他就不能接受,这次条件要是比上一回更苛刻的话,他肯定更无法接受。谈判不成、打仗又打不过,那怎么办?

小皇帝左右为难,没藏讹庞挑衅的瞟了一眼诺移赏都,向着上面的李谅柞拱手行礼,“陛下,老臣倒是有一个办法,请陛下斟酌。”

没藏讹庞的办法是,他这边和杨文广谈判,拖延时间。小皇帝李谅柞写一封信,控诉杨文广的种种非法行为,再向宋朝服软,说好话。表示愿意称臣、朝贡。

诺移赏都派人拿着信去宋朝国都东京汴梁城,见宋朝仁宗皇帝送信。同时,再携带重金,贿赂宋朝的大臣。

有这封控诉信,再加上朝廷重臣敲边鼓。宋朝一向以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自居。也许宋朝的仁宗皇帝好面子,就会下道圣旨,把杨文广召回去,治他的罪!

最起码,也会让他停止进攻,不再屠杀西夏国的平民老百姓。这样一来,我们虽然损失了一些行贿的礼金、朝贡的特产,国家总是能够保住了。

“陛下,臣这个办法完全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考虑,没有半点私心。此计虽不是上策,臣实在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说完之后,没藏讹庞还假装谦虚了两句。然后,再一次挑衅的看了一眼诺移赏都。

诺移赏都刚想出言讽刺,上面的小皇帝已经开口了。“大将军,朕看太师的办法不错。你就按照这个去办吧。至于去宋朝的花费,大将军先垫着。回头再请国库报销。”

回头再请国库报销?那意思就是让诺移赏都自己花钱了。很明显,皇帝对诺移赏都的表现不满意,让他掏钱,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诺移赏都没办法,只好领命。回去派人、花钱,拿着小皇帝李谅柞的亲笔信,偷越国境去宋朝京城东京汴梁。

皇帝的信,就是国书。交给专管外交的鸿胪寺,上报给仁宗皇帝。同时,拜访了和杨家将不合的王钦若、丁谓,送上重礼。请二人在朝廷上帮助西夏国说情。

第二天,上早朝。鸿胪寺正卿,那西夏国的国书交给仁宗皇帝龙目御览。

仁宗赵祯看完之后,大喜。西夏愿意称臣、朝贡,这可是他老子宋真宗一辈子也没办到的事情,让他给办到了!

“众卿!”赵祯举起了这份国书,满脸抑制不住的兴奋之色,“西夏国王李谅柞来信了!他在信上说,愿意对我大宋称臣、朝贡!”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我朝得遇明主,大宋再现汉唐辉煌!”

朝堂上一片颂扬之声,群臣一个个喜气洋洋!西夏称臣,这本来就是一件大喜事。皇帝高兴,群臣当然更高兴。皇帝一高兴,给大家集体涨一级工资,比什么不好?

仁宗皇帝举起左手,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