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打他个伏击(1 / 2)

加入书签

“钱老先生为大东亚共荣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不能坐视他被八路军残忍杀害。不过我们河曲县城内防卫任务也很繁重,不可能出动太多人马给他伸张正义。”

小林说到这儿,范成立刻赔笑接了一句,

“太君!好在人家儿子多,不但在咱们这儿有个翻译官儿子,在旗台镇还有个儿子做镇长,更在偏关县有个当副团长的儿子。”

钱大德挂着泪的丑脸上,居然泛起一阵得意的笑容。

小林道,“呦西!这次也是钱副团长请求小野阁下,派兵支援我们。小野阁下已经下了命令,钱副团长亲自率领的一个连皇协军,马上就要出发。”

“那么我也决定,由钱桑你率领一个中队的皇协军,我再派山口中尉,带领一个小队的皇军,给你们帮忙。”

钱大德脚跟并拢,啪的一个立正,“多谢太君!”

小林疲惫的挥挥手,钱大德会意,立刻转身出去做准备了。

偏关县距离河曲县不远,只有46公里。

如果是鬼子出战,自然是卡车车接车送。

但是现在伪军出战,而且还是军官报私仇,鬼子自然不愿意给他们浪费汽油。

当然最重要的,是鬼子不相信伪军

的战力,担心卡车跟他们出去会受到损失。

小林之所以打算派出鬼子小队,原因正如他所讲,陈天民最近打了他好几次,每次都打很疼。

他要报复,所以,这次看起来是他帮助钱大德官报私仇,其实也有利用伪军打八路的意思。

所以偏关县的伪军,今天就要出发,明天才能到达战场,而河曲县要近一半多,明天走就来得及。

第二天一大早,钱大德穿一身标准的二鬼子军装,头戴鬼子战斗帽,上身是伪军的尉官服,下身是鬼子的肥马裤,脚上也是鬼子穿的长筒靴。

他身后是一个中队的伪军,大概有一百五十人,装备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

而山口中尉带领的,则是一个标准的54人鬼子小队。装备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小钢炮三门。

大队人马出发的时候,早上七点,要走到旗台镇钱家庄,至少也要上午十点。

偏关县方向,皇协军副团长钱三勇带领的一个伪军连,也已经距离不远了。

这个伪军连的装备,基本和那个伪军中队一样,装备有一挺重机枪,三挺轻机枪,伪军人数也在一百五十人左右。

陈天民与这些鬼子伪军对抗

的,只有六十人的正规军,四十人左右的县大队。

郭成为了看家,还留了十人左右,其他刚招降几天的几十个“护院队”家丁,以缺乏训练为借口,没敢让他们来。

不过陈天民虽然人数少,准备工作却做的很足。

首先钱家庄各家各户的百姓,都已经提前疏散出去。

然后又把有限的战士们,分为若干个班组。

战斗班还是三个班,每班配备轻机枪,十五人一个班,有贺征,孟德彪,徐宝根带队。

一班埋伏在钱家庄靠河曲县城的村头,二班埋伏在村头对面的山林内。

三班在钱家庄的后山。

其他人分成狙击班,汽车班和掷弹筒班。每个班在只有六个人。

陈天民亲自带狙击班和半个掷弹筒班,守在钱家庄靠近偏关县的村头几座院子里。

另半个掷弹筒班和汽车班,远远躲在几里地外的地方,车上都是武器弹药,随时准备机动支援。

具体战术陈天民早已安排妥当,可惜就是现在没有步话机等即时通讯手段,不然更便于临场指挥。

上午十点,钱三勇带领的伪军连终于来到了村头。

陈天民此时一身简易的迷彩作战服,正埋伏在一户人家的

房顶上。

他清楚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上,一棵消息树放倒了。

这是对面郭成率领的县大队发的消息。

意思是伪军已经到位,没有异常。

钱三勇骑着匹大白马,驶到村头下了马。

眼含热泪,激愤喊道,“我的爹呀!我来晚了一步,可恨那些土八路……”

这时候双方距离两百多米的,正是伏击的好时机。

可是陈天民看西边的消息树,依然是屹立不倒。

这说明河曲县方向的敌人还是没有到。

这时候就不能轻举妄动,要是打草惊蛇,被鬼子从背后包抄,自己本来就人少,反倒弄巧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