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鬼子要报复(1 / 2)

加入书签

陈天民先回了半山洞。

卡车又跑了两趟,把钱家值钱的,或者有用的东西,都拉了个差不多。

尤其是最后一趟,听说打了个狗大户,后勤和刚救出来的几位专家,都跟着车来找便宜。

麻武德把钱家所有的书册,但凡带字的都打包扛上山;

穆仁亮把钱家的所有铁器,包括斧子,锤子,剪子什么的一扫而空;

郑季候,姚闵等人,不屑于铁锹,镐头之流的半原始工具,可是又找不到车床,电机一类高档次的东西。高不成低不就,白跑了一趟。

这钱家庄没有通电,否则以钱满堂的富裕,电器之类肯定少不了。

大家整整折腾了一天,把个偌大的豪富之家搬了个空。

从天刚亮忙到天黑。

郭成派了几个小队长,跟车上山学本领。

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他们坐在黑咕隆咚的后车厢,东转西绕,上了山也不知道来到了什么地方。

不能怪陈天民太小心。

实在是现在家大业大,冒不起险。

如果是三个月前,刚逃出集中营的时候,十几个人粮食都没几粒,扛上枪就跑,自然是什么也不怕。

现在武器弹药,机枪火炮,甚至

电台,发电机,连卡车都有了。

再加上从医生到专家的技术人员,要是折腾一次可太麻烦了。

损失了谁都等于身上少了一块肉。

搬上来的东西足有几十吨,一大半都是粮食。

这些东西把前几天刚刚在后山拓展出来的那点地方全部覆盖了。

赵国祥组织后勤的七十几口子人,又大张旗鼓的开工了。

“陈连长!你这家底是越来越厚实了!看来能正经八百过日子了。”

刚刚从后山身处勘探回来的吴经纬打趣陈天民。

陈天民刚刚把何良,刘友文等人派出去侦察敌情。

打着哈哈道,“都是借诸位的福气,自从接了诸位上山,我这日子才算好过起来。怎么样了吴专家,那勘测的地点可找着了?”

“才几年的事情,我当然不会忘记,刚才一下子就找到上次的勘测点了,我敢保证,只要有合适的设备和工具,明天我就能打上油来,虽然不会多,但是每天几吨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没有设备啊!”

“那设备能不能自己造出来?要是有车床的话。”陈天民问道。

吴经纬大摇其头。

“这可不是

简单的设备,就算要造,也得有好几种特种机床,和图纸,这些东西要是齐全,姚闵就能造,可是这些东西也还是没有啊。”

陈天民叹了口气,这肉就在嘴边,就是够不着,真是抓心挠肝的难受。

“不过……”吴经纬想了想,

“我记得上次我们是买了一批相关的设备,又从甘肃调了一批他们淘汰的东西,不过那时候抗战马上打响,大家都撤走了。”

“那那批东西呢?还在嘛。”陈天民眼睛发亮,急急问道。

“应该还在太原城的一个仓库里,阎老西儿虽然算是个尊重西学和技术的人,但是能源这一块对他来说还是远了点,他应该不会记得这些了。”

“对了!我记得没错的话,那仓库里还有其他一些工业,军工用的上的设备和机器什么的。”

“在哪儿?你记得在太原城的具体位置嘛?我看看,能不能把它偷偷搞出来。”陈天民咽了几口唾沫,馋的都快流口水了。

“记得!当时郑先生和姚先生也在,我们仨加起来,肯定能给你画张完美的地图。”

“那就麻烦几位了!我会想办法把东西搞过来的。”

陈天民心

想,看来有必要搞两身佐级军官的军装,杀进太原城,把这些设备搞出来。

告别吴经纬,陈天民又去教汽车班的战士驾驶汽车和摩托车,为了省油,半小时后下课。

又来到练兵场,见马小七和王二宝正在训练郭成派来的四名县大队小队长,

陈天民走过去,亲自教他们射击训练的要领和步骤。

想到过几天可能就要和来报复的鬼子伪军大打一场,他又把布置诡雷的技巧也教授给他们。

五天后,贺征孟德彪等六人完成护送任务,安全回来。

总部也发来电报,表扬陈天民做得好。

晚上,刘友文回来报告,钱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