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七章素王天启者,颂素王功德之大道(2 / 7)

加入书签

封开拓,这种浴血之功绩,洛氏怎么能不参与呢?

当初燕王李恪就得到了洛玄星的帮助,现在李承乾更远,更危险,洛氏当然责无旁贷。

诸位能忘记这些吗?”

洛苏手中神杖重重敲响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咚咚声,他气沉丹田,而后猛然大喝,一人之声,却压过了殿中所有人的声音。

洛苏提笔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上划了一个圈,“这块土地上种地,一年能三熟,这一块平原产的粮食,能比得上整个中原。”

波斯那地方太远了,毫不夸张的说,把大唐国库的粮食都拿出来,武装一支五万人的大军,还没到波斯,粮食就没了。

洛苏执笔轻轻在长安以及洛阳,黄河沿岸划了两个圈,望着两个圈,洛苏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情,他怀念着什么,而后面向一众大臣,感慨道:“大唐疆域广大,诸夏的疆域还要超过大唐,东西一万二千里,南北一万五千里,有高山、平原、川流、断崖、大漠、戈壁、草原,一个人一辈子都走不完诸夏的疆域。

西突厥势力最强的时候,在东部曾经和这里接壤,现在如何,已经不为人知。”

但他们立刻就反应过来,刚才国师和天子铺垫了那么多,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当四大王国被放出来的时候,殿中群臣就知道了,天子要打辽东国,而且不是臣服的那种打法,而是覆灭,西边收归大唐,建立州县,西边划入齐国,建立王国。

而他们这些人,就是一个被宣布这大事的人选,就如同过去每一次大事一样,早就已经定下,只是今日昭告天下。

还是如同无数邦周贵族那样,死在征讨的途中呢?

要知道当初邦周初代诸侯,可是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浴血奋战,才建立了根据地。

我中原不才是素王垂眸之地吗?

洛苏给予了所有人肯定的答案,“七河之地的肥沃,想必中原已经不陌生,七河之地往西而去,极其肥沃,数百万户百姓生活在其中,完全不成问题,他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远。”

灵天阁内殿并不如何大,无数白布悬挂,重重叠叠,有种凄凄惨惨的味道,白布上黑色线条,勾勒描画,宛若山川金石,有铮铮之音透出。

“轰隆隆。”

这便是功之道外的另外一道,德之道。

在广州以南广袤的土地上建立宋国。

陛下还在铺垫。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赐予君王大光明!

殿中群臣齐齐起身拜见,三次往复,方才停下。

但谁还记得,在一千六百年前,我们只有这两块地方,镐京、洛邑,而且还龟缩在城中,每日都在担忧那如同天上繁星一般多的蛮夷,将我们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呢?

还有谁记得,这里曾经不是繁荣的商业中心齐州,而是东夷人和莱夷的土地!

还有谁记得,就在陇右,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戎人,他们茹毛饮血。

“天下之事,终成门户私计,君王只想着王朝长久,不顾及百姓死活,公卿只顾着眼前利益,不顾及王朝兴衰,又有什么用呢?

周天子和八百诸侯何在?

从神临城往西走一点到大夏,然后再往南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入天竺。

“这里就是中原!”

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而后走下,走到洛苏身边并立,堪舆图从二人的身后升起,那副堪舆图极高,足有一丈,就如同一轮红彤彤的大日从地平线上升起,放射出无量神圣的光。

国朝要如何去延续,那便是建功立德,只要有功德加持,国朝就永不灭亡,如果有朝一日,国朝要用奸计、阴谋、心术来维持,那就是国朝灭亡的时候了。

“素王垂眸!至高至圣!”

殿中群臣有些难以置信李世民的这一番话。

只有素王在这里传扬。

“陛下,臣请战安西!”

“所谓三大王国。”

连太子少师都没意见,其余诸位宰相就更没有意见。

想必诸卿现在都知道,朕和国师要做什么了。

一功一德。

在撰写隋炀帝史记时,可有任何人会想过为他遮掩一丝一毫吗?

国师所说的道理,便是素王之道。

越来越高的曲响彻皇宫,这里是大明宫,这里是太极殿,这里如同潮水般跪下,天下就如同潮水般跪下。

“国师,这似乎是河西边界,这里是西州,那这片巨大的空白,难道就是吐蕃吗?”

“国师,这一定是假的!”

天子也这样认为。

分封,不是朕之前世袭刺史的分封,而是真正的,在中原之外分封,在那些朕所顾忌不到的地方,朕的大唐难以深入的地方。

这下太极殿中,是真的沸反盈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