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章动手(上)(2 / 3)

加入书签

,不断核对着大致的地图,然后发出一道道号令,上千名斥候分成数十支小队向着四处撒出去。

冬突厥经常性的侵扰河西,此番大唐开战的理由就是阿史那社尔袭扰河西。

所以洛玄凌要时刻防备着遭遇突厥的大军。

大唐出兵的时间已经渐渐进入冬季时,这实际上不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但对于大唐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突厥人同样想不到大唐会在这个时候出兵。

颉利可汗的父亲是个非常杰出的草原领袖,但颉利可汗很明显不是那种人杰,他既不能团结草原诸部,在军事以及政治方面,也非常的幼稚,还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负和骄傲。

当初因为隋炀帝这逆天货色导致冬突厥趁乱崛起,有了威凌汉人诸侯的实力,但中原统一后,他就该意识到,中原已经不是当初,但他没有,依旧以曾经对待列国的方式对待大唐。

身为大总管,李靖在一开始就定下了突袭定襄的计策,之所以会选择轻骑简从的战术,主要是因为李靖熟读兵法和历史。

现在唐朝和冬突厥间的形势,和当初汉朝和匈奴虽然像,突厥占据着河套之地,这和汉初的匈奴几乎是一样的。

李靖在战前就给各路总管开了会,说道:“当初汉朝的时候,和匈奴的战事先是经过了河南地之战,也就是夺取河套,后来又进行了河西之战,夺取了现在的河西四郡,进而联络西域,后来匈奴远遁漠北,最后经过两次漠北之战,两次击杀匈奴可汗,最后灭亡了匈奴汗国。

现在我大唐虽然没有河套,但河西四郡已经不需要再次开战,所以我军能够直接从河西出兵,我军此战的目的就是位于河套的突厥王廷。

诸位都要谨记,只要能够在河套对突厥进行最大的伤害,就要在阴山以南对他们赶尽杀绝,如果真的让突厥人跑到漠北去,那结果就有些难以预料了。

陛下并不愿意打长年的拉锯战,如果让突厥大部队逃到漠北去,那最终就不能竟全功。

我将率领三千轻骑,直奔突厥牙帐王廷,颉利可汗外厉内荏,定然不敢和我交战,一定会率领着部众逃走,左路军和右路军紧随其后,对颉利衔尾追杀,务必让颉利麾下士卒损失。

只要颉利的损失变大,那突厥中的裂痕就会越来越大,他本就是生性多疑之人,一定会有大量的突厥贵族背叛他,到了那个时候,颉利就大势已去了。”

李靖率领轻骑从马邑出发,距离定襄并不算远,毕竟河套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近了,而且一路上还没有什么阻拦。

最重要的还是颉利可汗的确是一个很拉胯的君主,他部下中,对他忠心的人并不算多,甚至就连他的心腹都背叛他投降唐朝,这基本上相当于洛玄夜背叛李世民,从这里就能看出颉利在突厥人已经有多么让人怨恨。

月黑风高夜,寒冷的冬天,颉利可汗根本就想不到唐军会在这个时候前来。

当初洛无疾和霍去病冲击匈奴营地的时候同样如此。

谁都想不到会有人在这种天气中突然发动袭击,至于为什么突厥没有从匈奴的结局中得到什么教训。

那就不得不提,人想要得到教训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而且,突厥人没文化!

突厥人不读书!

以史为鉴,可以知道兴亡,但突厥人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也没有读汉人历史的习惯,所以对于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很多后人在看到历史上有些人犯了一模一样的错误时,都忍不住扼腕叹息,并且非常疑惑的问道:“难道他们不知道某某人某某事,就是这样吗?”

但事实上就是,这世上喜欢历史的人很少,这世上读过历史的人更少,就连那些权贵,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读过历史的,所以以史为鉴,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少人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李靖的战术简单,但执行起来却不简单,他精挑细选的三千轻骑,直奔定襄突厥牙帐而去。

等到了牙帐,颉利才反应过来,又见到自己的心腹大将背叛,立刻就带着突厥禁卫逃走。

那些对颉利忠心耿耿的禁卫,骑着高大的战马对来袭的唐军发动了冲锋,草原之上的遭遇战,双方之间根本就来不及布置什么的障碍。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面对突袭而来的大唐轻骑,这些突厥骑兵,有许多甚至还没有骑上马。

李靖高声吼道:“擒拿颉利!”

洛玄云就在李靖麾下,他毕竟是洛氏子,自然不可能真的从大头兵做起,而且他这种武力超强的人,本身也可以直接走另外一条路,他跟在李靖麾下做一员先锋。

纵然是高速的呼啸之间,洛玄云依旧能感受到所有人狰狞的面容,战马狂奔之间呼出的气息,以及突然抛洒出的鲜血味道。

“轰!”

战马重重的撞在一起,几乎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