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章 杨信战败,瓦剌汹汹!迫不及待,收拢军权!胡家魔星!(2 / 8)

加入书签

“只写了遭遇十几次伏击,就没了!”

“让朕怎么猜?让朝堂怎么猜?”

“这个杨信,败了也就败了,怎么连战报都不会写?”

朱祁钰动了临阵换将的念头,但还是压下来,如今宣镇士气正低落,中枢最好不要胡乱插手。

“陛下,想来杨总兵也不知道如何败的,等探明后,会有新的战报传来。”俞纲低声道。

没错,败得太诡异了。

撤退时连连遭遇十几次伏击,就算是堡垒被偷袭,起码会有点动静吧?没有动静,就没点燃一次狼烟?一座堡垒没传信出来,十几座都没传出来?

所以这里面猫腻儿太大了!

杨信不敢随便奏报,所以要调查清楚才敢写出来。

“罢了!”

“给杨信下圣旨!”

“此败,非战之罪,宣镇军民有大功,朝堂犒赏随后便到!”

“追封兴安伯徐亨为兴安侯,由徐贤袭爵。”

“还望杨信重整军容,死守宣府,半步不退!朕、朝堂、大明万万百姓,希望尽负于汝之肩膀,万望坚守宣府,等待驰援!”

朱祁钰长吁口气。

胡濙也舒了口气,皇帝终究克制住了,没有下圣旨对宣镇大开杀戒。

倘若申斥的圣旨下去,宣镇根本没法守了,士气低落,必然大败。

这个时候,只能赏,再赏。

哪怕有幺蛾子也得吞进去,宣镇不能再败了。

十七万人镇守都捉襟见肘,如今又丢了连成片的堡垒、墩台,又减丁四万,伤者无算。

势力衰弱至极,此刻只能鼓励,只能赏,期盼杨信能以死守住宣镇,等待于谦率领的京营大军。

“朕想调大同军协防宣镇,诸卿意下如何?”

“陛下,此举绝对不行!”

胡濙率先道:“老臣怀疑,瓦剌四万大军,就是从西北而来,西北诸番被抢掠得狠了,若大同空虚,老臣担心,他们也会来打大明的秋风!”

“西北蛮子也敢欺朕?”朱祁钰气得不行。

他喃喃自语:“怀来也不可动,居庸关还要增加守卫,若再调兵,就得从湖广抽调了。”

“启禀陛下,数日前南和伯方瑛传来喜讯,苗乱旦夕可平,臣以为可从湖广调回一些人,屯守居庸关,以居庸关之兵移驻怀来,请怀来总兵赵辅驰援宣镇。”王伟谏言道。

俞纲觉得不妥,和边关相比,湖广才是心腹之患,而且平苗军熟悉山地作战,若在平原上野战,必然吃亏。

朱祁钰满脸愁容。

难道只有派五万京营出征了吗?

“老臣以为,可调京营出征!”

胡濙叹了口气:“王侍郎所言有理。”

“可让赵辅移镇宣镇,居庸关之兵屯守怀来。”

“再以京营重兵,屯守居庸关,拱卫京师。”

“若无必要,可不参战。”

“湖广之兵暂且不要动。”

王伟、俞纲、仪铭等懂兵事之人,皆同意此举。

而有资格统率京营出征,又能安皇帝心的,恐怕只有范广了。

朱祁钰左右权衡,如今京中危机暂且解除,以梁珤屯守京师九门也可,让范广屯守居庸关等关隘,一来可增加军功,二来可更好的将五万京营掌握在手中。

“臣以为天官所言甚是!”李贤站出来支持。

阁部都同意派京营驻守居庸关,而非在营盘里无所事事。

“朕允了,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三关驻防卫所,原三关兵马移驻怀来,怀来赵辅待援军抵达后,便立刻移镇宣府,依旧由杨信指挥,朕信杨信!”

“再从京中押解一批军需至宣镇,户部没有,便从内帑出。”

“军器局、兵仗局,加班加点,为前方将士制造装备!”

“升范广为三关总兵,授昭勇将军,镇守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三关!”

朱祁钰又往里掺水了,趁机加大范广权柄。

瓦剌从宣镇方向来,和紫荆关、倒马关有什么关系?

还不是趁机把紫荆关、倒马关的卫所悉数调去怀来,给范广机会,收买人心。

胡濙、王直都看穿了,奈何能让皇帝派出五万京营,已经不容易了,干脆睁一眼闭一眼吧,毕竟陈循没了,遏制不住皇帝了。

但朱祁钰决定得寸进尺了。

“京营出征四万人!”

“撤京师九门守卫军,改为九门提督,立九门提督府,下辖一万两千人,提督为正二品。”

“九门提督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由军机处直辖,为朕直管。”

“梁珤出任九门提督,加授保定侯梁珤昭勇将军。”

京营出征,朱祁钰必须牢牢把京师九门攥在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