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密旨(1 / 2)

加入书签

“你们这是不管我了?就自己吃上了。”

蒋莹笑着问道:“睡好了吗?那就过来一起吃。”

陈茉莉也笑道:“锦年,过来一起吃。”

三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也是让陈锦年唯一最放松的时刻。

晨曦初露,陈锦年缓缓步入衙门。只见衙门内的官兵们早已列队等候,一见陈锦年到来,纷纷鞠躬行礼,口呼“陈大人安好”。陈锦年见状,心中不禁苦笑,他素来低调,不喜张扬,这般礼节,实在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他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诸位同僚,不必多礼。我虽身为县尉,但与大家同为朝廷效力,何须如此拘礼?日后相见,只需点头示意即可。”

官兵们闻言,虽有些迟疑,但见陈锦年态度坚决,也只好遵命行事。陈锦年心中松了口气,他深知,真正的尊重,不是靠礼节堆砌出来的,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赢得。

这日,州府王博大人也亲自来到衙门,看望陈锦年。他一见陈锦年,便笑道:“锦年啊,你如今可是兖州城的大红人了。我今日来,就是想看看你在这衙门里过得如何。”

陈锦年忙拱手道:“多谢大人关心。此处办公环境甚好,下官感激不尽。”

王博点了点头,又道:“我听说你嫌弃他们行礼太繁琐,是不是?”

陈锦年道:“下官并非嫌弃,只是觉得这般礼节过于繁琐,不利于同僚之间的相处。大家都是为了朝廷效力,何必在这些小事上过于拘泥呢?”

王博闻言,哈哈大笑道:“锦年啊,你果然是个明白人。不过,这礼节嘛,也是咱们大夏朝的规矩,不能轻易废除。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咱们可以在细节上做些调整。”

说着,他转身对身后的随从道:“去,把陈大人的位置换到那边去,那个位置能看到风景,很是惬意。”

随从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将陈锦年的位置换好。

陈锦年一看,果真是个好地方,窗外绿树成荫,花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他心中感激,忙向王博道谢。

王博摆了摆手,道:“锦年啊,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应得的。你如今在兖州城的声望如日中天,连我都得对你刮目相看。你只需安心做好你的县尉,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陈锦年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但他也明白,没有王博大人的支持和信任,他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对王博道:“大人厚爱,下官感激不尽。日后必定更加努力,不负大人所望。”

王博看着他,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陈锦年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他拍了拍陈锦年的肩膀,道:“好,好。我等着看你日后的成就。”

说完这句话后,王博站在陈锦年的书桌前,神色略显凝重,几次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之事。

陈锦年见状,心中不禁生疑,他放下手中的公文,温和地问道:“王大人,看您神色有异,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我商议?”

王博犹豫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他从怀中掏出一卷黄色的绸缎,上面绣着龙凤图案,显然是宫中的密旨。

他递到陈锦年面前,低声说道:“锦年,这是皇上亲下的密旨,特地交代要我亲手交给你。”

陈锦年闻言,心中一惊,他接过密旨,只见绸缎上封口处盖着玉玺,显然非同小可。

他抬头看向王博,眼中满是疑惑:“王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朝廷为何突然下达密旨给我?”

王博叹了口气,道:“具体缘由,我也不是很清楚。而且特别交代,此事必须保密,不能泄露给任何人,包括我在内。”

陈锦年听得愈发糊涂,他展开密旨,只见上面用皇上的亲笔书写着几行字,大意是要他即刻启程进京,面见圣上,对于此次召见的原因,却只字未提。

他心中虽然疑惑重重,但也明白,既然是皇上的密旨,那就必须遵从。

他收起密旨,对王博道:“王大人,请您放心,我会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只是这进京面圣之事,还需做些准备,不知王大人能否给我些时间?”

王博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你尽管去准备,我会安排人手护送你进京,只是你切记,此事必须保密,不能泄露给任何人知道。”

陈锦年郑重地点了点头,道:“王大人放心,我会谨记在心。”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之后,王博便起身告辞。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陈锦年,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这次进京面圣,对于陈锦年来说,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他只能默默祝福陈锦年能够一切顺利。

陈锦年送走王博后,独自坐在书房中沉思。

他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