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索命鬼魂(1 / 2)

加入书签

蒋莹原本正在屋中擦拭着父亲留下的宝刀,闻言顿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她看着陈锦年,声音有些颤抖:“你说田震天他……他就这样被放走了?那我的杀父之仇,岂不是永远都报不了了?”

说着,蒋莹的眼眶开始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陈锦年见状,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他走到蒋莹身边,轻声安慰道:“你放心,我不会让田震天就这样逍遥法外的,我会紧盯着他,一旦找到确凿的证据,就立刻将他绳之以法。”

蒋莹抬起头,看着陈锦年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怒火和悲伤似乎稍微平息了一些。

她擦去眼角的泪水,深吸一口气道:“锦年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证据的,只是我不信县令会让你一直查此事。”

原来蒋莹也是有自己的打算,她不想连累陈锦年。

陈锦年告诉她,顾县令就是让他好好调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恶人的。

他握住蒋莹的手,眼神坚定地说:“蒋莹,你要相信我,相信律法,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田震天他跑不掉的。”

蒋莹闻言,心中的悲伤和愤怒似乎都化为了坚定和勇气。

她点了点头,紧紧握住陈锦年的手,道:“锦年,我会和你一起,直到找到证据,为父亲报仇雪恨。”

蒋莹这才放心。

陈锦年这几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深知肩上所担的重任,不仅有自己的职责所在,更有蒋莹那充满期盼的眼神。

每当闭上眼睛,蒋莹那坚毅却又带着几分柔弱的面容便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那眼泪婆娑的模样,让他心疼不已。

经过连日来的深入调查,陈锦年终于发现了一丝端倪。

原来,田震天每逢中元节都会请僧人前来武门做道场,名义上是为武门祈福,但陈锦年却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他心中一动,决定暗中观察,看看这田震天到底在搞什么鬼。

这一日,陈锦年找到了顾县令,将自己的发现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上去。

顾县令听罢,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锦年,你的怀疑很有道理。这田震天素来行事诡秘,如今又在中元节大张旗鼓地请僧人做道场,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你且按计行事,本官会全力支持你。”

陈锦年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谢过顾县令。

他知道,有了县令的支持,自己这次的行动必将事半功倍。

接下来,陈锦年开始暗中联络几名信得过的捕头,让他们乔装打扮,混入僧人中,暗中观察田震天的动向。

同时,他也买通了寺庙中的一名小僧,让他时刻注意田震天的动向,并及时向他汇报。

中元节这天,田震天的武门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一群僧人手持法器,念念有词,为武门祈福。

而陈锦年则带着几名捕头,混在人群中,暗中观察着一切。

果然,没过多久,陈锦年就发现了端倪。

只见田震天在一名僧人的引领下,来到了武门后的一处偏僻院落。

那院落四周布满了符咒和法器,显然是用来镇压邪祟的。

田震天站在院落中,面色凝重,似乎在默念着什么。

陈锦年心中一动,悄悄靠近了那院落,他躲在暗处,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着田震天和僧人的对话。

“大师,今年的道场做得如何?能否镇压住那些亡魂?”田震天的声音低沉而阴森。

“田施主放心,今年的道场做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隆重,定能镇压住那些亡魂,保您武门平安。”僧人回答道。

陈锦年听到这里,心中已然明了。

原来,这田震天请僧人做道场的真正目的,竟是为了镇压亡魂,以免遭受报应。

他心中不禁一阵冷笑,暗道:“这田震天真是狡猾至极,竟想出这样的法子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中元节当晚,月色如水,佛堂前的香火摇曳。

田震天听完僧人的汇报后,心中大喜他独酌闷酒,一杯接一杯,直至酩酊大醉。

酒意上涌,他的步履踉跄,却仍坚持着走向佛堂,想要借助佛祖的力量驱散心中的阴霾。

进入佛堂,田震天一眼便看到供奉的佛像庄严而肃穆,他跪倒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开始低声祷告。

然而,酒意让他的神智变得模糊,他的声音渐渐变得高亢起来,开始大笑不止。

“哈哈,我田震天是何等人物?岂会怕那些所谓的冤魂?他们想要索命?哼,简直就是笑话!”田震天大笑着,要将心中的恐惧和不安都发泄出来。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佛堂内的烛火突然摇曳起来,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靠近。田震天酒意未醒,只当是风吹草动,并未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