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章 惊艳众人(1 / 2)

加入书签

县令眉头紧锁,觉得陈锦年说的在理。

盘牛县别的没有,就是酒多,可是家家户户酿造的手艺各有千秋。

自己酿留着喝也就罢了,要是拿出去售卖,怕是要被人家追三条街。

“陈大郎,继续说。”

这个点子要是真的能成,从此以后盘牛县就再也不是籍籍无名了。

“我发现咱们县里,有不少人种了高粱,从这些高粱中选取最优质的当做原料。”

“而盘牛县的一条河,是从赤水大河分流出来的,赤水杂质少,干净,用来酿酒最好。”

才说一半,县令和牢头都已经懵了。

“等等等等,你说的这个事情,当真能给盘牛县带来好处?”

盘牛县巴掌大的地方,要是想被人留意到,就得弄出点惊艳决绝的东西。

酒的确是个好出路,但是想要出彩,有点难。

“你小子说的头头是道,此事能成否?”

“只要按照我的法子进行,一定能成。”陈锦年拍着胸脯说道。

县令看了一眼牢头刘金宝,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你手底下有这么厉害的属下,为什么不早点带过来。

刘金宝也一肚子的委屈,在他的印象里,陈锦年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

他不可能为衙门的事操心。

可如今陈锦年说的那些东西,又条条在理,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大人,若这小子说的法子真的能行得通,咱们不妨试一试。”

“往年也想了不少办法,可收效甚微,说不定这一次真的有希望。”

县令故作深沉,三个人之间气氛变得有些怪异。

陈锦年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添上一把柴火。

“距离春筹,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酿酒又讲究时间越久越醇香。”

“但是按照我所说的这一套程序,最短只需要一个月,酒就能成。”

“若是这日子能再多加上十天半月,那酒的口感又有不同。”

“所以县令大人这事到底要不要提上日程,你们得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酿酒之事不是儿戏,这关乎着盘牛县,在春筹那段时日中能否获得其他官员的注意。

所以任何举措都要谨慎。

“你这法子,本县令得需仔细考量,三日之内必给你答复如何?”

陈锦年点点头,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估计这县令也想不出什么别的法子。

所谓的思考,只是不想丢自己的颜面罢了。

说到底在这衙门里,县令大人的官职最高,只有他才能拍板做决定。

三日时间很快过去,县令也终于做下决定,就按照陈锦年所说的,统一盘牛县的酿酒工艺,

来日,让好酒成为盘牛县的独特之处。

事情提上日程,但是这酿酒的工艺必须严谨,任何一个环节不够到位,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都差强人意。

为了能够稳定酿酒时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陈锦年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计时有日晷,但测量温度,却只能凭经验和感觉。

不过这对于盘牛县的酿酒老人来说并不算难。

因为距离春筹还有一段时日,可以先小批量的酿一些,看看成果。

从农户家收来百余斤的高粱糯米。又找来妇人将这些粮食中的杂质挑剔出去。

最后只留下饱满的留用。

盘牛县酿酒的人太多,每一家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标准。

陈锦年的这第一步骤,就已经引来了不少人的反对。

“这这……这样不行,温度要高。”

“两种谷物放在一起酿出来的酒,不得串味儿吗?”

“高粱酿出来的是高粱酒,米酿出来的是米酒,不能混为一谈。”

即便有那么多的反对声音,陈锦年也满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

在蒸熟的高粱和大米中添加酒曲,盖上清洗干净的棉布。

便将其放入酒窖当中。

酒窖的温度只有二十来度,这个温度并不利于酵母的发酵,但却可以延长酵母的发酵时间。

这样能使得发酵更加全面。

数日过后,陈锦年再次来到酒窖,距离入窖那一天,已经过去差不多小一个月。

这清香型的白酒,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成了。

开窖取酒,白酒特有的味道,飘散而出。

闻到味道的,立即有人赞赏,这味道不错!

酒味醇厚,要是能多酿造一些时日,肯定会更好。

听到外面有人这样评论,陈锦年就知道自己这一举措已经成功。

酒取出来后,在场的每人都能分到一杯。

细细品尝后,所有人都赞不绝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