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巨鲸帮(2 / 3)

加入书签

了他又疑惑道:“宁王不是干海外走私的么?他动运河干嘛?噢……漕运?”

杨英豪:“为父也想知道。”

杨天胜抓了抓额角:“那厮都干到这份儿上了,离造反也不远了吧?”

杨英豪沉思了许久,微微摇头道:“朝廷这潭水太浑,为父也看不明白。”

杨天胜想了想,轻叹道:“希望李老头顶得住吧……”

杨英豪皱着眉头低声说:“难说!”

杨天胜诧异的看着自家老爹:“这俩狗人撂一块儿,顶多也就和李老头打个不相上下吧?”

杨英豪眉头依然没松开:“那得看宁王能做到什么份儿上……据为父所知,段郁那厮早就投了宁王麾下,他若出手,李长江顶不住!”

“‘索命阎王’段郁?”

杨天胜蓦地睁大了双眼:“那厮不是头独狼吗?几时候投的宁王?孩儿咋从来都没听到过半点风声?”

杨英豪看了他一眼:“你若能将你看热闹的心思放一半在教中大事上,何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杨天胜讪笑道:“爹,您是了解孩儿的,孩儿就想欢欢喜喜、无忧无虑过完这一生,造反什么的,忒麻烦了,再说……孩儿真不觉得,咱们造成了赵家人的反,天下人就能过上好日子!”

杨英豪把眼睛一瞪,低喝道:“竖子住口,黄口孺子也敢妄论教义?”

杨天胜闭上嘴,末了又不服气的说道:“您看您,又急!”

杨英豪懒得再理这个离经叛道的混小子……虽然他私心里也觉得,这混小子说得在理。

明教源远流长,分支众多、泥沙俱下。

有些人称呼他们明教为魔教。

有些人称呼他们明教为反贼。

还有些人称呼他们明教为义贼……

说错其实都错。

说没错也都没错。

明教的确是什么人都有。

有那杀人如麻的魔头。

有那初心不改的反贼。

也有行侠仗义的侠客。

偏生这些人从根儿上论,个个都是祖传的明教教众。

数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积累下来,莫说是杨英豪这个明教光明右使,就是历代明教教主,都无力清理门户、整顿教务。

就比如那些杀人如麻的魔头,明教有难之时,人是真出死力,甚至有那种一脉单传,代代传人都是为护教而死的魔头。

再说那些反贼,那是明教打立教以来就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传统手艺,是写入了教义的纲领,整个明教的架构也都是围着造反军而构建。

清理哪个群体?

清理哪个群体,明教都得分崩离析!

而他们这些祖祖辈辈都打上了明教烙印的老人,一旦没了明教这颗大树荫蔽,不死在仇家手里,也得死在朝廷的围剿下!

所以……凑合着过呗,还能离咋的?

也正是因为明教泥沙俱下,什么人都有。

以至于朝廷对明教的态度,一直都是时阴时晴、若即若离,随国力升降而定。

国力强盛之时,朝廷对明教自然是追穷猛打。

国力勉力支撑之时,朝廷对明教就变成又拉又打。

等到国力难以为继之时,朝廷对明教就是安抚拉拢居多了。

而明教也早就习惯了朝廷那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态度。

国力强盛之时,不用你来打,我们自动销声匿迹。

国力持平之时,大家就你来我往的一边谈一边打。

国力开始走下坡路,那不好意思,我们得摔旗子造反了……

这也是为何四海皆知明教干的是造反的大买卖,明教教众还能正大光明的行走江湖。

海王对渣女,大家旗鼓相当,谁都别说谁无情无义!

而当下,就正处于大魏国力起伏不定之时。

先前大魏国力江河日下,各地的明教造反军就开始露头。

沈伐先前去镇压明教叛军,还被明教散人白慕九给破了相。

边关大捷之后,大魏国力有所回升。

明教露头的造反军,就又偃旗息鼓了。

杨英豪、杨天胜父子俩出身的凤阳杨家,就是属于明教行侠仗义那一脉。

属于是那种明教哪儿哪儿造反他们都门清儿,但却鲜少掺和的看客、乐子人。

而杨英豪能登上明教光明右使的高位,除去他个人武功高强的因素,也有明教对朝廷态度的因素在其中。

要谈,总不能找个造反头子去和朝廷谈吧?

当然得找个能拿得出手的正派人物去和朝廷谈。

……

巨鲸帮的立业大典随着杨家父子与云梦山庄一行人的到来,酒席间的气氛越发热闹!

甭管什么正道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