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5章 西凉来袭(1 / 2)

加入书签

管事的听到三老爷居然让打仗的士兵帮他们将银钱运回去,心里自然非常高兴。

有了这群当兵的,不仅回去的路上更加安全,就算遇到了什么事,他也有推脱的人不是?

管事的不知道,为了派兵护送他和银钱回去,本就兵力不足的城坊更加空虚了。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炎州城破,萧宏展率兵逃跑,西凉正式被攻破。

这期间还有一些小插曲,例如城中有一群失地的农户,在听到西凉攻城后,他们不是商量着如何支援大军,而是琢磨之后,带了一群人去偷袭抢他们家地的王家。

结果这群人跑到王家以后发现已经没人了,便到处将这些信息传了出去,一时间整个城里到处都是城门即将要破的信息。

整个炎州城的人开始拼命的往外跑。

跑路的人们和城防的官兵们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

本来以为官兵们会赢的,谁成想准备跑路的人太多了,最终直接导致了官兵没有打过跑路的良民。

这下脸丢大了,而且那些流言也已经传到了守城的将士们的耳朵里。

一些将士信以为真,到了真打起来以后,也没有往日的战意。

这些种种,都是导致炎州防线这么快速就崩溃的原因。

萧七月接到信息的时候,炎州城已经破了。

老道匆匆忙忙的来找他,“萧公子,炎州城破,西凉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追着萧宏展而去,另一路则停下下打草谷。”

萧七月轻轻颔首,略微思考下,他便肯定的说道:“追击的那路军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安全的,反面是留下来的那部分,我隐隐觉得他们会来这里。”

“那怎么办?我们现在就封城吗?”

老道焦急的问道。

萧七月摇头。

“暂时不封城,不然外面留的人群多了,空成了西凉人攻击我们的盾牌。”

老道想起他们收到的消息,西凉人打仗的方式,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不行简化核实身份的程序,加快城门放人的速度吧!”

萧七月说道。

老道当了几个月的安泰实际掌权者,他自然知道萧七月说的这事。

不过听萧七月这样说,他却有些犯难。

“七月,不是我们不想放得快点,实在是现在正值两军交战时期,敌我双方肯定都有不少的暗子。如果我们不审核严谨一点,怎么能保证咱安泰安全。”

萧七月心想安泰这样的小地方,西凉应该没有兴趣埋暗子。

毕竟埋一个暗子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许多暗子从小就埋在人群中了,长大以后身边的人都将他当成土著。

不过这些暗子一般都是在大战中才会启用,像这种小县城,不太可能出现。

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萧七月灵光一现的道:“要不新进来的咱们也不用核对了,直接放进来,然后统一把他们安顿在朝天岭 ,然后再让捕快一一核对他们的身份。”

老道一听,虽然麻烦了一些,但确实是一个临时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唯一不好的便是这样做对待想进来的那些人有些不友好。

谁叫朝天岭高呢?

让这些饿了不少时间的人爬那么高的山,肯定会让他们叫苦不迭。

见老道将他的担忧说了出来。

萧七月不置可否。

若是平时,他可能会为这些人多考虑一些。

但现在是要和他们争时间,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想来这些人都是受生命危险的,让他们集中一下,检查没有问题后又放他们自由。

这样的待遇总比让他们在外面等死或者当西凉人的肉盾好吧?

萧七月之所以这么着急,还因为他打算在城门口布置地雷。

要是这群流民都不走,这地雷还怎么布置?

老道士最后只能按萧七月说的安排。

“林之贤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萧七月接着问道。

林之贤现在是和黄涂县结交的中间人,萧七月想知道那边接收流民的事,只能从他这里打听了。

“林大人说,黄涂县那边之前还好,但听到萧宏展带领大家逃跑以后,他又开始找理由不想收留流民了。”

萧七月点头,“那我们就按刚才那种安排吧,争取西凉那边打过来之前清空城外的流民,然后派人去安装地雷。”

老道领命去了,接下来的几天,流民们快速涌进了安泰县,小小的安泰县人口直接饱和到了二十多万。

这个数字对比现在的县城来说,是一个很小的数据,但对比这个时代的安泰县来说,已经是十多倍人口。

有了人口就要吃饭,每天大量的银钱从县衙门拨出去,绝大部分都是用来购买粮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