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 缴税(1 / 2)

加入书签

小王村离新田庄有六七里路。

这里因为没有田地,以前没有多少住户。

去年一些流民过来后,知县林大人便把他们安置在这里。

因为没田,林知县给了他们许多救灾物资,并告诉他们,县衙已经派人去寻找一种能种到旱地里的作物。

如果没有意外,今年就会有种子拉到各村来。

今年闹流匪的时候,因为村民们藏得好,这里又实在没有什么作物,小王村并没有遭到洗劫。

可好运却并不是一直照顾这里的村民。

当流匪被赶走后,林知县也被朝廷召回,听说还要追究他的责任。

小王村的村民们对此很是愤慨,觉得像林大人这么好的父母官,却被朝廷问了罪,实在是有些不公平。

然而他们只是一群草民,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声音传递上去。

不仅如此,他们还得担心今年会不会有种子拉来。

他们可是一直吃着林县令给的救济粮的,这些粮食一旦吃完,如果没有种子,那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将来。

这天,村民们正在村长家商量着官府不拉种子来该怎么办的时候,门外传来了里正的声音。

“各家各户听好了,新来的县令大人来看大家了,大家赶紧到外面的打谷场上集合。”

众人一听,会也不开了,急匆匆的往打谷场上赶去。

落后一点的毛老三有些兴奋,一把拉住了正往前赶的哥哥。

“大哥,你说会不会是县令大人将种子给咱们拉来了?”

毛老大听后摇了摇头。

“我怎么知道?要是林大人来,那肯定是拉种子来的,可这们新来的大人……

我也不清楚他的路数,他要做什么,还得出去看看才知道?”

毛老三还想问,旁边的毛老二止住了他的话。

“这有什么好问的,咱们赶紧走吧,到打谷场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旁边的村民们也是这样想的,大家都满怀希望的朝着打谷场的方向快速行去。

到了打谷场,众人便看到新到的县令大人穿着一身官服站在那里,旁边是他的师爷和一众衙役。

看到他们身旁身后除了一顶官轿和两匹马,并没有拉种子和粮食的车。

众村民心里都有些失望。

但不管怎样,见到县令大人,他们还是打起精神来跪下行礼。

“草民徐老五见过大人,给大人请安。”

村长带领大家给县令大人问安。

身后一群村民们赶紧学着村长的样子,大声的统一念道:“给县令大人请安!”

县令王大人面无表情的受完众人一礼后,这才不耐烦的摆手道:“好了好了,别来这些虚的,本官最见不得这个,咱们还是来谈正事吧!”

村长一听要谈正事,不由得振作起精神来。

“大人教训的是,不知道大人此次前来是……?”

村长说着,还朝四周看了看。

嗯,确实没有拉种子或粮食来。

王知县瞥了瞥众人,有些不耐烦的问道:“听说你们是去年来的流民?”

村长听后,心中有些不明白县令大人的意思,但还是老实的答道:“草民们皆是黄涂县逃荒过来的灾民,幸得大人们的庇佑,这才能在这里安定下来。”

王知县听后扬了扬眉,淡淡的点头道:“哦?这么说来你们倒是一群懂得感恩的人了?”

村长讷言,听到这话后就更不知县令大人的意图了,只能有些不自然的答道:“这个……小王村的全村的百姓,自然是感念官府老爷们的大恩的。”

谁知他的话还没说话,知县大人就大喝了一声,“放屁,我看你们都是一群忘恩负义的东西。”

众人被他突然的呵斥声吓到了,村长的精神也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赶紧把头伏到了地上,忙慌张的回道:“大……大人明鉴,小的们真的很感念大人们的恩德呀。”

旁边的一个村民也帮腔道:“就是,我们家里还摆着林大人的长生牌位呢。”

附近的几个村民都附和着点头。

王知县听后冷哼了一声。

“都是一群刁民,你们以为搞点这些虚头巴脑的事就能迷惑众人了吗?”

说完指着村长问道:“既然你说你们会感恩,那本官问你,你们已经住在这里一年了,可向官府纳过一文钱的税银?”

他的话一出,村长心里默念着要糟,嘴上却只能压着嗓子祈求道:“大人明鉴,我们都是逃难过来的流民,身上一文银钱都没有。要不是老爷们的怜悯,给我们发了救济粮,我们早饿死了。”

他倒是聪明,不敢直接说林大人给的救济粮。

没等他说完,王知县就不耐烦的斥道:“我看你们就是狡辩,一群刁民,你们在原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