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5章 琐碎的点子(1 / 2)

加入书签

萧七月没想到自己和黎家的合作还会超越商业的范畴。

可这次是救灾,作为一个后来者,萧七月心里还是有着忧国忧民的情结的。

他不可能做到无视那么多生命受到威胁。

当他听到一些本来逃出来的人为了一口吃的,又游回屋里找粮食的时候,他的心里很不好受。

不仅如此,那些人吃了水泡得发霉的粮食,两天就生病了。

还有一些牲畜没赶出来,泡水里淹死了,很容易发生瘟疫。

这些种种,萧七月听后心里都堵得慌。

对于抗洪救灾,他不懂太多的专业知识。

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可以的。

最起码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注重聚集起来那些人的卫生,不然形成瘟疫那就麻烦了。

在后世,萧七月也做过志愿者,他深知在天灾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做他力所能及的事,这才不愧为人。

像左知府这样的,萧七月心里很鄙视,等洪灾过后,他不介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黎家,让这样的知府有多远滚多远。

包括左家的那些店铺和酒楼,萧七月之前都是用看竞争对手的眼光去看他们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有机会,萧七月不会再用以前温和的手段,他要让左家为自己的贪婪和黑心买单。

黎修明没想到萧七月会答应得那么爽快,但萧七月要去现场,在阻止不了的情况下,黎修明也只能派了护卫跟着他。

不仅如此,他还把黎白元也叫来了。

要是以前黎白元肯定不愿意到乡下去受苦。

但经历了被左文奇算计的事,黎白元也醒悟过来了。

如果他再像以前一样,说不定哪天黎家就要真的毁在他手上了。

他也知道上次是萧七月的帮忙,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他酒醒以后,听到了萧七月转告他的那些后果,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这次他挨了家里的处罚,不仅打了他二十鞭子,还被罚跪祠堂三天。

不过与以往要死要活的赖账不一样,这次他老老实实的认罚了。

而且罚过之后,他还一改以往纨绔的作风,跟着黎白芷学习起经营来。

现在父亲让他跟着萧七月下乡去救灾,就算他知道此去危险,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

萧七月看出了他的转变,不过他什么都没说。

现在不过是态度上的转变而已。

态度有了,还得有能力,不然照样成不了事。

一切还得看他有没有这个决心坚持下来。

如果有,萧七月也乐意指点他一下。

萧七月带着黎白元和张大丫一行来到了小野田,在这里见到了黎修文 。

黎修文没想到众人会来这里找他。

见到萧七月前来,他眼里和黎修明一样闪出了亲近的目光。

萧七月已经确定自己和他们黎家肯定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此时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萧七月便请黎修文带他们看看受灾现场。

见半山坡上,搭建着一排排临时的木头房子。

灾民们用为数不多的土锅熬着野菜。

一些孩子口渴了,直接在河边抄起手就喝。

萧七月不由得皱起眉头。

看来这个黎通判是真的不太懂得救灾呀。

想想也是,他一个世家子弟,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走的又是读书人的路线。

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当然,关键是左知府挖了坑,把懂得救灾的人都给调走了。

“伯父,此次的洪灾,金陵给朝廷呈报了吗?”

萧七月问道。

“我已经写了公文往上发了,至于朝廷那边能不能收到,我也不知道。”黎修文无奈的说道。

萧七月点头,转身对大丫说道:“回去你叫林婉兮给林家那边写信,让他们请人在盛京城里传金陵受洪灾的事。”

知道了左承宣的德行,萧七月就没打算把希望寄托在公文上。

他只要随便卡一卡,黎修文就白忙活了。

反正金陵离盛京不远,只要大街小巷一传,他不相信朝廷会听不到的。

这种舆论倒逼的模式,萧七月用起来不要太顺手。

你们左家不就是想玩官大一级压死人吗?

我还就不信这个邪了,再大的官能有皇帝大吗?

只要让他知道,剩下的事就会方便多了。

抛开这些思绪,萧七月虚心的和黎修文探讨了几个问题。

在这种探讨中,他将他从后世学来的经验巧妙的传授给了他。

比如不能喝生水,里面有大量的病菌,再比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