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 矛盾升级(1 / 2)

加入书签

昨天还觉得黎白芷的肚量太小,今天一看,凝霜也是个睚眦必报的。

果然宁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和女人。

更别说是小女人了。

想想还是我们家大丫好,整天只要有吃的,她就一直很快乐。

哪像黎白芷和凝霜这些人,一天天的勾心斗角。

萧七月一边吐槽,一边跟着黎白芷到了谭家班子。

谭家班子是金陵比较大的戏班子,和其他草台班子比起来,谭家班子不仅接外面演戏的活,同时班子里也有勾栏。

虽然比起秦淮河那边的专业化的勾栏还是要小些,但来这里看戏的大多是普通人,没有去秦淮河那边的有钱,生意倒是不错。

凝霜选择来这里,显然是对黎白芷昨天的话心存芥蒂。

萧七月有些感叹世事的不容易,就这么件事,现在事情还没有办,合伙人之间就出现了裂痕,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跟着黎白芷进入班子,还没到勾栏,就听到了众人念台词的声音。

看来凝霜正在查验萧七月的方法,以达到不用曲腔也能让观众听清台词的目的。

效果还不错,就是有点费人……

而且声音的距离把控也要相当精准,不然会串音。

但萧七月相信加了物理扩音喇叭后,效果应该会更好些,那东西朝一个方向扩音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挡其他方向的传音。

三人继续往里走,这才发现他们不仅在对台词,同时还在排练。

一身祝英台打扮的凝霜正在台上,痴情依依的对着打扮成梁山伯的女人念道:“形影不离同来往,两两相依情意长,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饰演梁山伯的女人很难得的和张大丫一般高大,估计也是戏班从哪里挖来专演男角的。

她的演技也不错,此时正摆出一副好笑的表情对口型道:“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

这样的唱词比普通台词声音可以大一些,又能不用那种拖拖拉拉的唱曲。

黎白芷看到台上的凝霜,刚想上前说话,就被萧七月阻止了,他带着两人到一旁的观众席。

席中的班主见是绿柳带着人来,也没有说什么,只和他们点头示意。

三人坐下后,还是能听到两旁对台词的交错声。

也不知道是因为没有多少观众,还是其他缘故。

萧七月打算等凝霜这边排练结束后试试用卷筒喇叭的方法。

台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戏正进入最精彩的部分。

祝英台回到家,被祝父许给了马文才, 梁山伯此时也知道了祝英台是英台妹的真相。

接着祝英台被关了起来,梁山伯病逝。

祝英台知道消息时,正被祝父押着上花轿,花轿路过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冲下花轿,抱着坟头大声哭泣着道:“梁兄啊!我们心心相许,原以为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道有缘无份,本来指望着月老来做媒,却没想喜鹊未报乌鸦叫……”

“梁兄啊!不见梁兄见坟台,呼天唤地唤不归,英台立志难更改,我岂能嫁与马文才。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同死啊! ”

这时,一阵惊雷,假坟裂开,英台纵身跃入。

一时间归于平静,两只蝴蝶从坟边飞起,飞到天空,幻化为彩虹。

彩虹最后落到了一块圆圆的玉坠上。

因为是排练,整场戏很粗糙,两旁的配音也不到位,灯光什么的更是不行。

但等戏唱完的时候,萧七月侧头一看,只见张大丫和黎白芷脸上都挂满了泪珠。

“唱的好!”萧七月起身鼓掌道。

这个时代叫好的方式是喝彩,但身旁两个都是女人,她们肯定不会喝彩的,见萧七月鼓掌后,她们也觉得此刻应有掌声才对,于是两人都鼓起掌来。

台上的凝霜见了,回到后台收拾了一番,这才穿着她往日的留仙裙出来。

看到凝霜出来,黎白芷这才想起刚才台上让她哭得稀里哗啦的也是她。

一时间尴尬无比,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凝霜仿佛没看见她一样,淡笑看向萧七月。

“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不妥的?”

萧七月想了想,如实的说道:“可惜了,你的声音不能让所有人听到,请来的人没能表达出你在台上的张力。”

凝霜有些诧异的看向萧七月,她没想到萧七月会把她心里最大的遗憾说出来。

在接到这两个话本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两个话本写得太精彩了。

但按照萧七月的方法演绎出来后,她却总觉得不够好。

现在想了,她心里的想法也是这样的。

自己在台上歇斯底里,将感情全部融入角色,但台下的配音却有些差强人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