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0章 全面增产!(1 / 2)

加入书签

“人多,稳妥一些。”杨林说道。

面对秦双的疑惑,杨林也没有详细解释。

他不是信不过秦双,而是这件事目前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谁也不知道倭国有没有派奸细,混进靠山军中!

秦双虽然还是觉得不太对劲儿,但东家的决策,他毫不怀疑其正确性,当即便安排去了。

秦双走后,马玉为难地问道:“那咱们怎么办,还继续去工坊吗?”

“去,当然要去!战船还没来,战船到后,还要将各种物资装船登船,时间还足够。”

众人再次惊讶。

大战在即,杨林似乎一点都不紧张,这种时候还有心思去处理各工坊的事务?

很快,一行人来到距离冶炼坊最近的造纸坊。

赵光亲自迎接,不过造纸坊这里并没有太多的事,也不存在盈利和缺少现金的问题。

于是,杨林很快就和赵光交代好了扩建和研发新品的问题。

由于造纸坊的扩建,早就通过马家,将老款的新纸造纸坊扩建到了整个大乾,因此杨林的交代,也主要是让造纸坊,研发新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纸品种类和质量。

杨林给造纸坊指出几个方向。

一个是防水油纸,一个是铜版纸,以及各种彩纸。

最后,造纸坊又很不情愿的,拿了二十万两银子,作为扩产的资金,并保证,半年时间,将现有的产量,扩充到现有的三倍!

同时,杨林又给杨氏商行砍了一刀,让造纸坊的纸,也能自主经营,自主定价,出货给杨氏商行的同时,也能卖给其他商人。

冶炼坊那边一刀,造纸坊这边一刀,这两刀就差不多了,即伤不了杨氏商行的根本,也能让他们感觉到疼,让他们认识到,若继续躺在温柔乡里舒服的赚钱不抓紧发展的话,早晚会被淘汰!

造纸坊之后,杨林又去了豆腐坊、砖窑和水泥厂、盐厂和最重要的玻璃工坊!

玻璃工坊,是靠山村仅次于武器工坊的绝密部门,除了工坊管事之外,所有工人,根据保密等级的不同,都与村里签订了三到五年的特殊工作合同,保证这年内始终留在玻璃工坊当中。

当然,付出了自由后,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

所有玻璃工坊的工人,工钱至少是其他工坊的五到十倍。

普通工人一天能拿十文钱,玻璃工坊的工人,每天五十文钱起步!一年下来,单单是工钱,就接近二十两银子!

这对于这些老实的工人来说,是过去完全不敢想象的一个数字。

此外,除了高额工资,玻璃工坊的工人们,还有着更高的补贴和奖金,综合奖金和工钱,每个人一年的工钱,都至少达到一百两银子!

三年或五年结束后,还会没人给与三百两到五百两不等的补贴,五年时间,最高能赚到一千两银子!

这个数字,已经堪比很多拥有千亩良田地主的收入了。

每年每个工人数百两银子的工钱,换来的则是玻璃工坊的超高利润!

玻璃的利润有多高呢?

可以这样说,哪怕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玻璃的利润,仍旧是一本万利!

真正的一本万利!

在严格的保密制度下,玻璃工坊想要提升产能,就不能像其他工坊那样,只要扩建、招人就行了。

因此杨林在玻璃工坊停留的时间最长。

但未来要发展房地产,发展新一代住房,以及建设如御海庄园那样的豪宅,都需要大量玻璃。

因为玻璃的产量,必须提升!

如今玻璃工坊的玻璃,还都是吹出来的,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慢,这种工艺制作个器具或者工艺品还行,但制作平板玻璃,还有着诸多缺点。

而更加先进的浮法玻璃制造工艺,哪怕是如今的靠山村,短时间内也还无法办到。

所以,杨林打算提供一种制造玻璃的新思路,压延法和浇筑法。

压延法制造平板玻璃,浇筑法制造光学玻璃。

前者用于建筑,后者则可以制造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用于科学领域。

虽然这两种新工艺,也能让玻璃工坊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但长期发展,还是要想办法把浮法玻璃给攻克出来!

所以,杨林还是给了玻璃工坊十万两银子,让玻璃工坊和设计院联合研制出浮法玻璃的生产线!

未来,浮法玻璃一旦成功,那么无论玻璃质量,还是生产的速度都会提升数倍!

离开玻璃工坊,随后又去了建筑集团、运输队、武器工坊、纺织厂以及机械制造厂。

给各个工坊提供了一下发展规划,给他们拨银子,让他们再大幅度提升产能的同时,希望他们不再需要自己,就能自主改进工艺,甚至发明出新产品!

杨林很清楚,自己一肚子的知识虽然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