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1 / 11)

加入书签

林小风面带微笑,从容回应:“此项目的详情暂时保密。”

紧接着,林小风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闭门竞标,名额有限,如有意愿参与,次日即可启动选拔流程。“人选决定权在于本官,人数适宜时立刻进行。”他又补充说,在坐的都是实力雄厚之人,寻常商人恐难以承受如此重大工程的压力。“还有何疑问吗?”这时,人群中有人低声嘀咕:“应该是竞标而非竞拍吧?”尽管大家认为这只是林小风的一时口误,并未深究下去。

吴成佳听闻宣传海报上提及前东宫太傅亲授的儿童辅导课程,顿时心生向往,于是毫不犹豫率先报名参加。郭勋祺也毫不示弱,紧随其后表态,两人此举带动全场气氛愈发热烈,众人争相报名参加。林小风欣然接纳了大家的热情,示意项协宏详细记录报名顺序。吴成佳追问前三名是否真能得到辅导机会,林小风斩钉截铁地保证只要有可能,在处理公务之余定会倾尽全力教授。

然后,林小风话题陡转,恳请在座的富商们能在危难时刻施以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捐赠赈灾资金。众人一听,心头不禁一紧,刚才五千两银子的事尚未消化,此刻又提出募捐救灾。然而,当林小风首先捐出自己的一百两银子时,众人心头稍感宽慰,接着吴成佳等人也纷纷举手表示愿意捐献,金额逐渐累积起来。

捐款环节结束后,林小风对大家的慷慨表现表达了深深感谢。在他的内心深处,迅速估算此次筹集的资金总额接近十四万两,虽数额可观,但仍显不足,后续还需加倍努力。郭家和吴家两位家族代表贡献突出,早先接纳他们的决策显然明智之举。尽管地方灾情尚远,但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筹集援助资金。

最后,林小风拱手行礼,致谢大家,并要求众人将捐献的银两全部交给项协宏统一管理。现场人士各自揣摩心思,有人暗自鄙视林小风借赈灾名义敛财,视其为贪腐官员;有人则钦佩郭、吴两家积极作为。然而,无论他人如何评价,林小风始终坦荡无私,一切按照既定步骤推进,面对前方漫长曲折的道路,他深知必须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地前行。

·················································································

次日晚间,月华如练,林小风披星戴月,身着官服,整装待发,准备自那装饰精美的画舫启航。李德贤紧随其后,手紧紧抓住林小风的袍摆一角,面上写满了愤懑与失望,他急切地抱怨:“你曾答应我在闲暇之际陪我一同探访花月楼,尽情享受人间烟火之乐,而今,本宫尚未尽享其中滋味!已在这舟船之上耗去了整整三日光阴,你知道这三天我是如何度过的吗?从清晨到深夜,替你处理那些繁冗复杂的公文琐事,印章、签名之事犹如潮水般不断涌来。今晚原打算至那花月会所一游,以化解心中郁结,何曾想你竟要离我而去!”

林小风凝视着李德贤此刻的模样,内心暗自感慨万分,近来由于连日来的宴会应酬和听曲赏乐之事络绎不绝,确实将衙门中许多细碎政务一股脑儿托付给了李德贤,旨在锤炼他的处世智慧。然而,临行在即,却被这位看似稳重实则童心未泯的大人物缠绕得无法轻易脱身。林小风长叹一声,对李德贤正色言道:“殿下,花月会所虽有无限风情,却终究是过眼烟云,容易使人沉溺其中,忘却大志向。欲成一番大事,必先从细微处着手,譬如可先行研读五百卷典籍,增广见闻。今日臣尚有一件关乎黎民百姓生死攸关的重要事务亟需解决,故不得不暂且割舍游乐之趣。”

李德贤闻此语,眼睛瞬间瞪得滚圆,声音陡然提高:“林大人何时变得如此苛刻!我只求一次游玩,听说那花月会所内上演的情感剧目精彩纷呈,刺激非凡,渴望亲自体验一下。你独自悠游自在,竟然不顾及我们兄弟间的情谊?”林小风苦笑着反驳:“殿下有所误会了,我等此次前来实为办理国家要务,并非寻欢作乐。当前萦绕心头的是如何解救受困于苦难中的百姓,急需筹集赈灾物资。因此无暇顾及那些风花雪月之事,此刻心里只有民生疾苦。”

李德贤听罢,脸色微变,讪讪地松开了手:“既然此事如此重要,那我也随你去见识一下。”显然,在过去几天的忙碌中,他积累了诸多压抑情绪。林小风看在眼里,无可奈何地点点头:“殿下若愿同行,请务必保持低调,紧随谢洪信身边,确保安全无虞。”

三人于是策马疾驰,直奔花月会所。李德贤刚下马便迫不及待地踏入会所大门。林小风紧跟在谢洪信身后,反复低语告诫:“再次强调,必须严密保护好郑公子,长江之地错综复杂,万万不可让太子陷入任何危险之中,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必须确保其安然无恙!”谢洪信疑惑地四下环顾:“太子在哪里?”林小风略带责备地说:“小郑便是太子!你常年陪伴左右,怎会不知晓?”

谢洪信听到这话,如同遭逢晴天霹雳,瞠目结舌,满脸震惊。林小风察觉到了他的反应迟钝,又补充了一句:“听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