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章(2 / 6)

加入书签

目于此的善男信女们!昨日白马庙之盛会,盛况空前,万人空巷,那串串佛珠犹如山涧流水般瞬息间被虔诚的信徒们争先恐后地请购殆尽矣!”

言至于此,人群中荡漾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敬畏与好奇交织的情绪。他适时地稍作停顿,接着以一种石破天惊般的口吻宣布了更为震撼的消息:“为答谢诸位长久以来对白马庙的虔诚信仰和鼎力支持,今日白马庙特开启前所未有的恩泽之门——凡来寺礼拜、敬香者,不论身份贵贱,皆可携带自家心爱之物,静候寺内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施以无上佛法,为其开光洗礼,纳福驱邪。”

此言一出,人群如同湖面投入巨石,顿时波澜四起,窃窃私语之声瞬间汇成一片议论的海洋。众人脸上或惊讶、或欣喜、或疑惑的表情各异,却无不流露出对这一意外之举深深的关注与期待。那演说者的身影,在朝阳的照射下越发显得庄重且神圣,仿佛化身为白马庙信念的化身,将一场普度众生的盛典徐徐拉开帷幕。

更叫人心头一热的是,这传闻犹如破晓的曙光照亮了今日每一个踏入白马庙的香客心田——庙方慈悲为怀,决定赐予每人三枚铜钱作为虔诚的福报。然而,谈及昨日那批同样顶礼膜拜、满怀期待的赴会者,却未能沐浴在这份意外的恩泽之下,实乃遗憾之事。

此时此刻,人群中的议论声犹如湖面波纹般一圈圈扩散开来,直至一声愤慨的质问划破这份微妙的平静:“为何我们这批昨日早早便赶来朝圣的人,竟没有得到丝毫回馈?莫非这白马庙的做法是在戏谑我们这群信徒吗?早到之人未尝得一丝甜头,反倒是后来者手握财富满载而归,试问这世间哪有这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道理呢?”

此言一出,人群中立即响应起一片共鸣之声,众人纷纷附和,情绪激昂。而在这一片嘈杂中,一位男子面色不改,嘴角勾勒出一抹淡然且略带狡黠的笑意,他从容站出,以一种颇具玩味而不失洒脱的口吻回应道:“若是诸位真对这突如其来的惠赠动了心思,何不尝试一番乔装打扮,再次混迹于纷至沓来的人潮之中?须知在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热闹场合里,又有谁能一眼洞穿你的真实身份呢?”

此事尚未尘埃落定,于白马庙中闭关静修的悟觉方丈已似山中老狐般嗅到了风中异动,他犹如一杆秤,不偏不倚地全然掂量清楚了这起事件的始末经纬。原本那藏匿在幕后操纵全局、摆弄权柄的黑手,竟是衙门中的衮衮诸公,他们以试探之名,行挑衅之实,试图摸清白马庙所能承受的底线。

面对这一团乱麻般的复杂局势,悟觉方丈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如一位深谙棋道的老者,将心头翻涌的波澜暂时压下,暗自凝神思虑着如何于明日妥善应对络绎不绝的香客,并寻觅最佳时机与官府展开一场关乎庙宇尊严的正面较量,为白马庙挣得一个公正的说法。

待到次日清晨,晨曦微破天际,那一扇承载了岁月斑驳痕迹的古铜大门在沉睡了一整夜后再次发出悠长而沉闷的吱呀声,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此时,悟觉方丈正挺立门前,他的身影被初升阳光勾勒出一道庄重的轮廓,目睹此景,他的心中陡然掠过一阵寒意,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对未知变故的惊骇预感,仿佛昭示着某种不祥之事即将悄然而至。

朝霞犹如一幅斑斓的织锦,温柔洒落在石阶之上,映照出一片金黄。信徒们如同溪流汇入江海,纷纷踏着朝霞的光影纷至沓来,他们手中的五八门物件,或是贡品,或是寄托,纷纷涌入这片宁静的佛门净地。顷刻间,往日那份禅意盎然的寂静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潮和人间烟火的气息,而在这喧闹之中,悟觉方丈的身影却越发显得沉稳而坚定,仿佛一株扎根大地、任凭风雨洗礼的大树,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挑战与对决。

在那阳光穿透破败不堪的瓷碗,将斑驳陆离的锈迹映得刺眼异常的一刻,那些承载着岁月沧桑、被磨砺得光滑如镜的扁担,以及平日里寻常百姓家中最常见的器物,皆在这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人群中赫然有人手中提着一只老旧的尿壶,这荒诞不经的画面瞬间凝固了庙宇内的空气,尴尬与沉重交织,仿佛能听见时间缓慢拖曳的脚步声。

身披袈裟的悟觉方丈目睹此景,喉头滚动着一声无声的叹息,那叹息似有千斤之重,却又被他压抑在心底,最终以一种低沉且略带困惑的声音哑然而发,话语在空旷寂寥的大殿中回荡,犹如撞钟般悠长:“诸位施主,今日怎会携带着如此繁多的生活杂物,踏入我白马庙的清净之地?”

人群在方丈的话语下瞬间活跃起来,仿佛一阵波涛翻滚的笑声瞬间炸裂开去,在大殿的四壁间来回碰撞,一圈圈扩散,其声势如同湖面投入石子后的涟漪。其中一位信徒,脸上挂着戏谑的笑容,用轻松调侃的口吻回应道:“难不成是贵寺的佛珠供不应求,需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日常用品来替它们接引灵光,赋予神圣之力不成?我们可是按照公告上的每一字一句,精心准备,不敢有丝毫怠慢,断不会让各位高僧为此失望。哦,对了,那公告上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