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 真有钢制汽艇哎(1 / 2)

加入书签

张岚清拿下地盘之后,剩下的事情就不会过多的操心。

由他的两位师长,地方的团长等人,负责进行兵力布防。

守好交通线,守好新占领的据点。

投降的伪军,更需要好好的清理。

同时安排游动的岗哨,对庐州地区的日寇执行不间断的监视。

拿下淮南城好处颇多,可以贯通淮河两岸,增加地盘的缓冲。

日后也能以淮河作为布防的险要地界。

自古便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否则南方的政权根本不稳。

鬼子沿长江从东西推进,一旦被张岚清拿到了江淮地区,随时可以骑在他们头上拉屎。

想主动出击,便可以主动出击。

想被动防守,就可以被动防守。

攻守只在一念之间,反观鬼子只能退守城郭,还得防备长江一线的运输线。

不同于皖江地区的游击队,张岚清的第五路军可是有重火力的,这是正儿八经的主战部队。

说干你就干你,绝不含糊。

只不过张某人现在钻进了生意经内,要扩大兵工厂,增强弹药储备。

赔本的买卖不干,用一发子弹,就得赚两发乃至多倍的子弹回来。

打据点消耗一发炮弹,就得赚十发乃至百发炮弹回来。

没这点本事,根本养不起十几万军队。

贾善这人确实有几分本事,到了芜湖这边后,迅速开了一个嘉善运输行,采购了三条小船,买了两辆卡车。

又招了三十多名苦力伙计,搞起了短运。

随后又跟这边的老字号药店搭上了关系,通过黑市的路子知道,这家药店就是走私卖药的。

鬼子会把军需内的药品扔过来,委托药店老板许恒春给出售掉。

这不巧了么,

贾善这边是钱多没处花,鬼子这边是有药品出手,突出一个内需和外需,一碰即合。

当天便弄了6箱子军需药物,通过自己的渠道,转运到了淮南。

王国兴单独派了一个骑兵连,在淮南附近溜达,既可以作为侦察连,又能掩护兄弟们办事。

短短几天,黑市里都知道贾善钱多活好。

事情办得干净漂亮,货物到了他手上,总能不着痕迹的消灭掉。

就连鬼子军需处的人,也愿意跟这样的人合作。

他们走私军需物品,也怕被查到,要是查出来,都得拉出去枪毙。

但又不得不做,总部催得紧催的急,不断的要求征粮,去哪征?

长江水里征?

那里头王八多,粮食可不多。

唯有拿军需物品出来,从新四军、地方武装、黑市上换粮食,以此满足总部征粮的要求。

对于鬼子而言,花费枪械子弹换成粮食,更符合他们的想法。

不用作战,不用出城征粮,不用担心被游击队伏击。

坐在家里,安安分分的就把粮食换上来了。

自打后勤部队跟黑市打上了交道,附近驻扎的鬼子,伙食还能正常的保证。

以前主食中,大米占70%,现在地方驻扎的部队,已经递减到50%,然后用大豆、小米、杂粮代替。

到了今年九月份,小米等也少了,供应量减少了七分之一。

开始普遍给一些土豆,又当菜,又当主食。

在副食供应上,之前的是猪肉、牛肉、鸡肉跟蛋类,现在嘛,开始普遍换成了生鱼、腌鱼、海带等代替。

临江驻扎的人,缺鱼肉吗?

从高层传来了消息,明年生鱼腌鱼也没了,开始用腌菜、咸菜代替。

别把鬼子的军官看的太高尚,接触多了,会发现他们也是剥削人的玩意儿。

美其名曰锻炼鬼子饿肚子状态下作战,执行减食任务。

每天扣减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口粮,省下来自己偷摸的卖掉,换肉吃,换酒喝。

克扣军粮的事情,在哪都是常见的。

老兵们还行,知道去哪能搜刮点吃的,刚补充上来的新兵,就只能饿着肚子站岗了。

这也能说明,鬼子从这个时期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后勤跟不上了,吃不饱穿不好了,能有个屁的战斗力。

不扯这些闲话,仅以贾善的视角,他的运输行开在了芜湖对面的高沟镇,这边几乎全是走黑市生意的。

不仅有新四军的人,也有国军的人。

大家心照不宣,反正目的都是同一个,走私到货物,把交易给搞起来。

甚至连鬼子也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有江上巡逻的,也对这边睁一眼闭一眼,绝不过来巡查。

搞了几次药品走私后,把路子摸通了。

贾善的胆子放开,开始查收到军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