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一十一章 露宿街头(1 / 2)

加入书签

张长林闻言,心中虽然仍有担忧,但也明白周安的决心。

他深知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有着非凡的智慧和胆识,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于是,他拱了拱手,退回到原位。

然而,事情的发展正如张长林所担忧的那样。很快,都城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危机。

前来参加考试的文人志士络绎不绝,都城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给城市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街道上人潮涌动,客栈里人满为患,甚至连城外的客栈也被预订一空。

一些文人志士因为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只能露宿街头,甚至引发了一些治安问题。都城的百姓们也开始感到不安,担心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

周安得知这些情况后,并没有慌张。他深知,这是自己决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南越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于是,他再次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朕知道,现在的情况对都城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朕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周安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张长林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人口流动,确保都城的安全和稳定。是否要派遣军队,加强巡逻和安保工作?”

然而,周安却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长林,你的建议虽然稳妥,但朕想试试另一种方法。”

“朕决定,全城百姓共同收拢考试学子,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既能缓解城市的压力,也能增进百姓与文人志士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张长林站在周安面前,表情严肃地汇报着当前的情况:“陛下,您的决策固然有其深意,但百姓们可能会对此感到不满。”

“毕竟,这将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负担。”

周安抬头看着张长林,眼神坚定而自信。他微微一笑,说道:“长林,你错了。百姓们不仅不会感到不满,而且还会对我感恩戴德。”

张长林皱了皱眉,不解地看着周安。他难以理解,为何周安会有如此大的自信。

周安解释道:“你忘了吗?我曾经承诺过,要让每一个为南越国做出贡献的百姓都得到应有的回报。”

“现在,他们为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提供帮助,就是在为南越国的未来做出贡献。朝廷自然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

张长林闻言,点了点头,但仍然有些担忧地说道:“可是陛下,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负担将会大大增加。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这个计划呢?”

周安再次笑了笑,摇头说道:“长林,你又错了。我并没有打算用朝廷的财力来支持这个计划。相反,我会让商人们来承担这个费用。”

张长林闻言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周安的意图,不禁佩服起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来。

周安继续说道:“我会向全国的商人发出倡议,让他们为这个计划出资。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财政问题,还可以让商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南越国的建设中来。”

张长林点头表示赞同:“陛下英明。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商人与朝廷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

“很好。那就按照这个计划去执行吧。记住,一定要让百姓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和温暖。这是我们赢得民心、巩固统治的关键。”

张长林拱手称是,随后转身离开了宫殿。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地执行周安的计划,确保它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不久之后,周安的计划在都城中开始实施。

周安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拿着一支笔,沉思片刻后开始在纸上挥毫泼墨。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笔尖在纸上飞舞,一行行字迹清晰而有力。他写道:“朕欲与宋清明、莫扎二国君主,共赴边境狩猎。”

“若二君不愿前来,朕将不惜发动战争,以彰显我南越国之威。”

信写完后,周安满意地放下笔,轻轻吹了吹纸上的墨迹。他深知这封信的重要性,它不仅代表着自己的决心和魄力,更将决定南越国未来的命运。

信使很快便带着周安的书信出发了。他们穿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信送到了宋清明和莫扎的手中。

宋清明看着手中的信,脸色阴沉如水。他愤怒地拍案而起,怒喝道:“周安小儿,竟敢如此嚣张跋扈!他难道真的以为我宋国无人了吗?”

然而,愤怒归愤怒,宋清明也深知周安的实力和野心。

两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元气大伤,此时根本不是南越国的对手。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下令准备前往边境狩猎的事宜。

与此同时,莫扎也收到了周安的书信。他手中的势力虽然极大,但手中的百姓目前还没有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