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章 科举考试(1 / 2)

加入书签

他们在城中热闹的地方找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将皇榜张贴了出去。皇榜上写着:凡有识之士,能答出一套考题者,皆有机会获得官职爵位。

在得知科举考试的消息后,寻常百姓们无不叹息。因为他们深知,这样的考试与他们这些不识文断字的人无缘。

虽然消息传出后,也有一些官宦之家的人前来参加考试,但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参与其中。

诸葛丞相得知此消息后,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他担心这样一来,可能会使原来官员的凝聚力更强,而没有办法从百姓之中挑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于是,他决定直接找到周安,向周安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周将军,我听说这次的科举考试只有那些官宦之家的人才有机会参加,这恐怕不太妥当。”诸葛丞相开门见山地说道。

周安微微一笑,回答道:“诸葛丞相,您多虑了。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增强原来官员的凝聚力,而是为了从百姓之中挑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诸葛丞相听后有些不解地问:“周将军,此话怎讲?”

周安接着说道:“这次的科举考试,不同于以往的考试。我会将所有的试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从中挑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诸葛丞相听后仍然有些担忧地问:“周将军,这样做是否可靠?毕竟您所挑选的人都是从官宦之家来的,可能会存在一些偏见。”

周安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诸葛丞相,请您放心。我早已考虑到这一点,我会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选标准和方法。”

“确保评选出来的都是真正有才能的人。”

诸葛丞相听后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周将军您这样做确实可以确保挑选出的人才都是真正有才能的。”

周安接着说道:“而且,我还会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官员和学者一同参与评选,以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周安看着报名簿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深知任务艰巨。但他心中明白,若想真正选出有才能的官员,必须保证公平公正。

他将所有的报名人员分为两部分,挑选出其中的官宦子弟,让他们在单独的考场进行考试。

诸葛亮听闻此消息后,立即前来询问周安:“周将军,你这样做是否有舞弊之嫌?单独为官宦子弟设立考场,恐怕难以保证公平。”

周安笑了笑,回答道:“诸葛丞相,您放心。我心中有数,虽然官宦子弟在考试中占有优势。”

“但我会确保他们与其他考生一样,凭借自己的真实才能获得官职。”

随着报名人员的不断增加,周安发现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千人。

他明白,若想保证科举考试的顺利进行,必须尽快寻找合适的考场。

然而,由于报名人数众多,找一个宽敞的场地并非易事。

此时,刘备听闻周安的困扰后,主动前来建议:“周安,我有一个想法。不如直接将众人全都集中起来,前往成都城中最大的广场进行考试。”

周安听闻后,心中大喜过望。他知道,成都城中最大的广场足以容纳千人以上的考生。

而且,在那里考试还可以让百姓们亲眼见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开。

于是,周安当即决定采纳刘备的建议将所有的考生集中起来前往成都最大的广场进行考试。

在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周安特意将苏武和三千骑兵叫来,将整个考场团团围住。

他告诉所有考生,只有答完试卷的人才能离开考场。周安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在场众人的疑惑和议论。

这时,周安又宣布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为了增加考试的趣味性,我在每份试卷中都加入了一句现代顺口溜。

答出这道题的人,我将给予他与我见面的机会。”周安此言一出,整个考场顿时沸腾起来。

考生们纷纷绞尽脑汁,努力回忆那句现代顺口溜究竟是什么。而周安则在一旁静静观察,心中暗自揣测,是否真的有人能够答出这道题目。

三天之后,所有考生离场。诸葛将所有考卷全部汇总起来,交给了周安。

周安接过考卷,看着眼前的这一堆试卷,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接下来的判决将决定许多人的命运。

周安翻开第一份试卷,发现上面的答案完全正确。他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判断并没有错。

接着他又翻开了其他的试卷,发现大多数考生都答出了这道题目。周安心中更加确信,这些人中一定有和自己一样穿越过来的人。

这时,诸葛好奇地问道:“周将军,您是如何判断出这些考生中有人是穿越过来的?”

周安微微一笑,回答道:“我在考卷中加入的那句现代顺口溜,只有穿越过来的人才能知道。”

“而那些能够答出这道题的人,必定是穿越者无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