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三章 最后的手段(1 / 2)

加入书签

李严,这个西川派的当权者,以周安有佣兵自重之嫌为由,力图说服刘备剥夺周安的丞相职位,让他速速回到都城。

然而,刘备却坚定地站在周安的一边,认为周安是尽心竭力,为国家着想,根本不是佣兵自重之人。

刘备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朝臣们争论不休。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各位朝臣。”

“对于周安是否有佣兵自重之嫌,我心中自有定论。周安是我蜀汉的忠臣,他一直以来的付出和努力,我心知肚明。”

李严听到这里,心中一沉。他清楚刘备对周安的信任和器重,但也明白如果无法说服刘备,他的计划就会落空。于是,他决定使出最后的手段。

“陛下,”李严出列,语气严肃地说,“臣有证据证明周安在边境私自制造武器。这是对他的最大嫌疑,陛下不能视而不见。”

刘备一愣,他没想到李严会拿出这样的证据。他看着李严手中的一张纸,上面详细记录了周安在边境锻造兵器的过程。

刘备的心中感到一阵疼痛,他不知道周安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西川派的人一直在周安身上找麻烦。他们之前因为周安的强硬手段和毫不退让的立场,吃了大亏。

现在他们抓住周安在边境锻造兵器的事情,纷纷劝言刘备,要求将周安召回都城,让他回朝请罪。

刘备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朝臣们争吵不休。他心中明白,这些西川派的人无非是想通过打压周安,来削弱他的权力。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各位朝臣,周安是我蜀汉的忠臣,他一直以来的付出和努力,我心知肚明。”

“现在你们要他回朝请罪,我可以给他这个机会。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这不是我对他的惩罚,而是对他的考验。”

西川派的人听了刘备的话,心中虽然不满,但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安离开朝堂,前往边境。

周安离开朝堂后,刘备发现他身边少了一个得力助手。他知道这样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于是他决定让诸葛亮亮去调查这件事情的原因。

诸葛亮亮接到任务后,知道这个任务并不简单。他需要深入调查,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南天门,深入了解情况。

当他到达南天门时,他发现这里已经焕然一新。

周安亲自迎接诸葛亮,两人并肩走到了山上的新城。周安看着诸葛亮,眼中满是自豪与敬意,他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和变化感到骄傲。

“诸葛先生,您看这座新城如何?”周安热情地介绍着,“我在这里做了很多改变,让这个地方焕然一新。”

诸葛亮认真地环顾着四周,他看到每一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建筑和设施上,更体现在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上。

他心中不禁感叹周安的治理能力和魄力,但同时也为朝堂上的事情感到担忧。

“周将军,我听说朝堂上有人对你的行为产生了质疑,认为你有佣兵自重的嫌疑。”诸葛亮面色凝重地看着周安。

周安心中一惊,他知道诸葛亮是刘备面前的红人,他的意见会对刘备产生影响。

他沉思片刻,然后抬起头来看着诸葛亮,目光坚定地说:“我知道朝堂上的事情,我也知道我的行为可能会引起误解。”

“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佣兵自重。我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保护蜀汉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

“那你打算如何应对朝堂上的事情呢?”诸葛亮问道。

“我相信朝堂上的事情会逐渐平息的。”周安回答道,“同时,我会继续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保护蜀汉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

“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心为蜀汉的繁荣和发展着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诸葛亮听了周安的话,心中感到一丝安慰。他知道周安是真正的忠臣,他的心中只有蜀汉的利益。

但他也明白,朝堂上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他需要思考如何帮助周安化解这个危机。

“周将军,我相信你是真正的忠臣。”诸葛亮说道,“但朝堂上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你需要有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周安听了诸葛亮的话,心中感到一丝感激。他知道诸葛亮是在为他着想。

他思考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来看着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我有一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周安说道,“我将继续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同时我也会向主公表达我的忠诚和决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心为蜀汉的繁荣和发展着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那你打算如何向刘备表达你的忠诚和决心呢?”诸葛亮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