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同根同源(1 / 2)

加入书签

范小四是侦察兵头子,刑讯逼供的经验十分丰富。咩多利本来是不打算说的,但是落到刑讯专家手上,武功高,不过是多用一些手段。很快,咩多利就抗刑不过,把知道的不知道全说了。

不过他的供词对于杨文广来说,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耶律若兰在上京临潢府有一处住所,她却极少去住。说她居无定所有点儿难听,说她行踪神秘,更恰当。

咩多利、咩下登等高手保着耶律若兰去大宋绑架皇后、偷走玉玺之后,立刻北返。走到河间府遇上了几个十分厉害的对头!

耶律若兰身边的高手被龙云凤、马凤姑、黄袍道人、徐良等人打死打伤十好几位,可谓是遭受重创。要不是有人突发冷箭,射伤了马凤姑,他们这帮人恐怕还回不到辽国了。

宋朝皇后被抢走以后,耶律若兰等人拼命向北逃窜。终于越过白沟河,进了折津府。有人提出要请假回家。

耶律若兰给大家伙都放了假,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八月十五之前,到上京汇合!咩多利在折津府拜访一个朋友,多留了两天。只是晚走了两天,就遇上了杨文广带领的南北二侠!

也是该他倒霉。杨文广一心想要找到宋皇玉玺,咩多利不但没有,连有用的线索都提供不出来。杨文广还会留下他吗?

也算是高手的咩多利,就在折津府的郊外,某一个污泥坑里,结束了性命。尸体成了野狼野狗等食腐动物的美餐。

返回去,再想回幽州,发现城里已经戒严了,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出。文广干脆带领众人绕城而走,翻越长城、渡过滦河。前方有一缕青烟,袅袅升上天空。带着人走进了一看,原来是一户当地人家。

这家人的帐篷前面生了一堆火,火上架着一口锅。锅里烧着水,有一名当地妇女正在忙碌着,旁边还有三个孩子。

来了一群陌生人,把这女人吓了一跳,赶紧把孩子推进帐篷里。她双手捧着猎叉,满脸警惕地望着来人。

“大娘子,你不用怕,我们不是坏人。”杨文广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用汉语柔声说道。

女人依然拿着猎叉。大概是杨文广的笑容让她的紧张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目光中没有那么多敌意了。

“我们能讨一些水喝吗?口渴了,想喝水。”文广用手指着火堆上的开水锅。

女人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文广过去,把锅从火堆上端下来,把水壶倒满。护卫又去旁边的小溪里装了一锅,重新烧上。文广往水壶里捏了一点茶叶,敞开盖子等着水凉到没那么烫,然后再喝。

拿出带的面饼、肉干,放到火上烤着。很快,一股食物的香味儿弥漫开来。几个孩子睁大眼睛往这边看着。

文广招招手,“来,小朋友,这里有好吃的,快来尝尝。”他拿了一块烤黄的面饼,两块肉干晃着。

大一点的孩子禁不住诱惑想过来,被女人一把拉住。文广把面饼和烤肉干递给那女人。女人犹豫着接过来,先是闻了闻。

文广做了个吃的手势。那女人才尝试着咬了一点,嚼了嚼,觉得味道不错。露出个笑脸,把剩下的面饼和烤肉干分给那三个孩子。

孩子们得到吃的,高兴的又跳又唱。文广也乐了。女人钻进帐篷里,一会儿,拿出个铁盒子来,打开,里面是黄色的膏状物。女人笑着递给杨文广,也做了个吃的手势。

文广用勺子跳着,尝了一下,甜丝丝的带着淡淡花香,是蜂蜜。他挑了几勺,分别放到几个水壶中,剩下的盖子还给那女人。

“谢谢大娘子,你家的蜂蜜可真甜!”文广竖起个大拇指。

女人高兴地笑了。她说的是契丹语,和汉语类似。连说话代打手势,双方倒也能顺畅交流。女人说,她家以打猎为生。男人去城里卖猎物和山货了,晚些时候会回来。

文广介绍自己这些人是从南方过来的,要到中京大定府去。

孩子很快和他们熟悉了,围着杨文广和展昭,要看他们带的兵器。兵器这东西,弄不好是要伤人的。文广就逗着孩子们做游戏。

马蹄声响起,这家的男主人回来了。三个人,三匹马。飞一样的到了跟前,三人飞身跳下马,为首的中年汉子手提钢叉,满怀敌意的看着家里的陌生人。

女人带着孩子跑过去,猎人们把女人和孩子护在身后。

文广知道人家误会了,赶紧解释,我们是南方来的过路人,去中京大定府。经过你家,口渴了,讨些开水喝。见对方还是不肯放松警惕,杨文广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铜钱,表示我们不白喝你家的水,给钱。

猎人用低沉的声音问:“你们是汉人?”

“对,我们是汉人。辽国的汉人多得很。汉人和契丹人同根同源。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兵败身亡,商朝建立。夏桀的后人为躲避商人追杀,率领族人远遁漠北,成为匈奴。”

“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北逐匈奴。匈奴改为了鲜卑。鲜卑又成契丹。归根结底,汉和契丹乃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