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七章 凯旋班师(1 / 2)

加入书签

杨文广和狄青收复邕州之后,这次南征平叛基本上就算结束了。二人写奏章上报朝廷,在邕州整顿军队,帮助管理地方。等待朝廷的命令,好确定日期班师回朝。

大南国的王宫给拆了。这座王宫本身就是违法的存在,留下来只会招来麻烦。之前杨文广有过在西夏王宫坐龙椅,回朝之后遭到朝臣攻击的先例,这次自然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王宫拆除之后,改建成了饭馆、茶楼。依智高却不是大掌柜,首提此事的那位大臣也不是二掌柜,这些人都得避嫌。文臣武将们纷纷在别处买房子置地,准备离开邕州这个是非之地。

别人都能走,依智高不能走。作为伪大南国的国王,他得等着大宋朝廷的命令。杨文广估计着,仁宗皇帝大概率会让他把依智高带回汴梁,搞个什么献俘太庙之类的仪式。

依智高整天忧心忡忡。为了怕这位老丈人想不开,再出点儿什么意外,文广不但派人二十四小时看着,每天还会让依艳花回去陪父母两三个时辰。曾凤英、慕容姐妹有时候也会跟着一块儿去。

在这期间,杨文广和依艳花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一个是为了安抚依智高、另外也是为了给依艳花一个正式的身份。

杨文广身边的女人多,他和每个人都举行过正式的仪式,依艳花自然也不例外。

这仪式虽然比真正的大婚典礼简单的多,但是有了这个仪式,不仅依艳花对杨文广完全死心塌地了,就连依智高也以元帅的老丈人自居了。

没事儿,依智高就来找杨文广喝酒,聊天。有时候狄青在场,他们就三个人一起喝酒吹牛。如果再加上苏洵,则酒局的档次立马就拉上去了。

从吹牛皮、发牢骚、说荤段子,马上改成了谈诗论赋、评论古今事!

一个月之后,朝廷的圣旨终于下来了,命令杨文广押解依智高及为大南国的文物大臣回转汴梁。仁宗皇帝要献俘太庙、祷告上天,向太祖太宗、列祖列宗表功!

这对杨文广来说可是大喜事!南征获胜、凯旋班师,回到朝廷肯定会被皇帝封官赏赐。他的官已经够大了。就算不封官,赏赐财物,和留在汴梁的女人们团圆,也是大喜事!

吴金定、公主、窦锦姑、杜月英、百花娘她们都在汴梁呢。还有母亲穆桂英、七奶奶杨七娘,天波杨府那帮人。想起这些亲人,杨文广心里热乎乎的,简直是归心似箭!

狄青羡慕极了。朝廷命令杨文广押解依智高回汴梁献俘太庙,却让他留在广南,等待朝廷任命的官员来上任。并且还没说,派谁带兵来广南驻扎。要是没人来,狄青的部队就有可能会被留下来,作为本地驻军!

要是那样的话,狄青啥时候能回朝,就不一定了。也许他一辈子都得留在广南了。

“仲容!”狄青几杯酒下肚,接着酒劲提要求,“你回京城之后,见着恩师范相公,一定请求恩师别忘了我!过三五个月,请朝廷派将领来替换我。”

“广南此地,穷山恶水!我带的兵都是北方人,过不惯这里的生活。大将军,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交情深厚。你可不能忘了!你也有机会见到皇帝,别忘了替我说话。”

狄青从来没有为自己要求过什么,最少他没在杨文广面前讲过这一类的话。今天看起来是真急了。

“汉臣兄放心。”文广和他碰了下酒杯,安慰他,“我回汴梁之后,肯定不会忘了你!我要是见到皇帝,一定把你的诉求向皇帝陛下讲明白。我也会让恩师帮着使劲。”

“你用不着担心。少则几个月、多则三五年,朝廷肯定会给你另外换地方的。不会让你一直待在广南。你这样的大将,留在广南,那是浪费人才!西北,才是你我弟兄一展抱负之地!”

西北的西夏还存在,北方的大辽仍然是极大的威胁。燕云十六州、长城,都是尚未首付的地方!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当年建成的河西四郡,并没有全部收归大宋的版图。

还有回鹘、还有吐蕃。西北有无尽的土地,等待着杨文广和狄青去走马插汉旗。

五日之后,大军开拔。狄青送出城二十里,最后和杨文广拱手告别。

文广率军北返。沿着来时的路,刚刚走出桂州才一天。部队正在休息做饭的时候,老家来人了。刘能和卓玛两个人骑着马找来了。

“公子!”刘能看见杨文广,一激动,把过去的称呼都叫出来了。如今谁见了杨文广不得叫大帅?不过杨文广听见公子这两个字,却感到格外亲切。

“刘能,你怎么来了?卓玛也陪着你一块儿来了?我这就要回京了。你就是不来,过一两个月咱俩也能见面了。你这一趟几千里地,不是白跑了吗?”

杨文广嘴上这么说着,一把将刘能拉起来,问他渴不渴?饿不饿?累不累?渴了有水、饿了饭马上做好,累了可以找辆大车,上去歇一会儿。

“将军,大帅,朝廷里面出事了!您率军回朝,一定要小心!是大夫人让我来的!”

大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