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三章 破敌之策(1 / 2)

加入书签

文广抬枪挡住依艳花的刀,“艳花,我劝你还是扔了刀,下马跟我走吧。你帮我平定你爹的叛乱,我帮你戒掉刁蛮任性的脾气。战争结束以后,你跟着我幸福渡过此生,不比现在强得多?”

“杨文广,你少废话,今天我一定要杀了你!”

“你杀不了我的。你的武艺还不够高。艳花,你怎么听不出好坏话呢?我浪费这么多口舌,可都是为你好呢。”

杨文广和依艳花一边打、一边斗着嘴。打着打着,依艳花一扬手,又一块金砖打过来!文广往马背上一躺,又躲过去了。

这丫头,没完没了了?文广心中暗气,趁着起身的功夫,悄悄拉出了湛卢宝剑。依艳花又是一刀砍过来,文广用湛卢剑斜着一削,仓啷!把她的刀头削断了。

二尺长的刀头当啷啷掉落在地,依艳花手中就剩下半截刀杆,大刀变成了棍子。

依艳花一带战马败了回去。文广把长枪向前一指,宋军轰的一声冲上去,把土兵杀得大败。土兵撤回上林城,守城的土兵赶紧关城门,防止宋军趁机尾随进城。

宋军宋将根本就不屑这么干。这边把大炮都架好了,哪用得着追过去冒险抢城门?

咚咚咚!轰隆隆!炮声隆隆,城门、城墙全都被炸塌,变成了一堆碎砖烂瓦。宋军挥舞着战旗、高呼着战斗口号,冲进了上林城。

土兵们四散奔逃,当地土人纷纷躲进家中,关上大门,闭门不出。宋军收复上林!

搜索全城,也没有找到依艳花。这位大南国的公主又跑了!

杨文广也是无可奈何。要说依艳花的运气好吧,她总打败仗。要说她运气差,每一回她都能够安全逃走。看样子还是时机不到呀。时机到了,看你这个刁蛮丫头,还怎么逃出我的手掌心!

张贴安民告示,告诉当地土人百姓,从今往后,上林回归大宋。你们不再是什么大南国的人了,你们都是宋人!以后要遵纪守法,谁要是敢违法乱纪、扰乱治安,严惩不怠!

杨文广在上林休兵一日,继续南下,兵发邕州。离邕州城还有四十里,大南国的土兵开始频繁出动骚扰了。从远处射箭,路上埋伏捕兽夹、陷阱,把道路挖断。

宋军每前进一步,都有人伤亡。追过去,土兵逃进山林,一转眼就没影了,根本追不上。不追吧,骚扰不断、伤亡不断。军心士气快速下降。

越走越难走,越走速度越慢。杨文广干脆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戒备。不想出个好办法应对的话,这四十里的路,就能把他的五万大军给拖垮了!

这时候,杨文广想起桂州之战,狄青迟到的原因了。估计狄青的部队半路上和他的现在的遭遇差不多。人家狄青也算是有办法了,虽然晚到了几天,部队没被打散了。兵员齐整、战斗力也没见减少。

现在这样的局面让他遇到了,他该怎么办?

是硬着头皮往前进?还是派部队沿途剿匪、清理道路?这两样似乎都不行。既浪费时间,也不见得会有效果。

杨文广不知道狄青用什么办法稳定的军心,但他却不准备这么干。他打算另想妙招,出奇制胜!

文广把苏洵、曾凤英、慕容姐妹、光头王等军队主要将领召集到一起开会研究对策。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办法提了不少,能够出奇制胜的却一个也没有。过去打仗,他之所以胜多败少,主要是侦察兵起到了大作用。战斗之前,他就把对手的基本情况都掌握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如今深入广南,地形不熟、语言不通、风土人情也不懂。侦察兵很难发挥出大的作用。这让杨文广有一种深夜行走、两眼一抹黑的感觉。

散会之后,文广把苏洵留了下来。让厨子准备了两个菜,一壶酒,两个人相对而坐,边喝边聊。聊目前的形势、聊诗书文章,想起什么聊什么。

聊到宋军面临的困境,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就在这时候,苏三娘捧着一个小酒坛过来了,她拿的是当地特产土酿酒。打开泥封,给杨文广和苏洵一人倒了一碗。

这种酒,杨文广在上林的饭馆里面喝过,甘冽清爽,极为适口。

文广喝了一口,觉得和他在上林喝过的味道基本上差不多。聊起在上林喝酒,自然就说到了酒神节。

“可惜,三娘当时没跟着去,要不然也能看一看当地人的过节的热闹景象。”女孩子都爱热闹,杨文广觉得苏三娘没去,应该会感到遗憾的。

然而,三娘的想法,却和一般女孩不同。她没有过多追问酒神节上的娱乐内容,倒是谈起了神灵崇拜。

三娘说,土人最敬鬼神。什么酒神、雨神、水神、山神,等各路神灵,他们都崇拜。因为当地人喜欢酿制土酒,爱喝酒的人也多,所以这酒神节就显得格外隆重。

崇拜神灵?文广突然想起他在酒神节上看见的那条草龙了。几十上百号人舞动一条草扎的龙,所经过之处,无数人围着欢呼雀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