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七章 陈总管揭封条(1 / 2)

加入书签

杨文广只有两条诉求吗?范仲淹暗暗冷笑。

人家明明提了三条,一是给杨金花报仇,二是铲除奸佞,第三条才是解除天波府的封条。你这个奸猾的老贼,把对你不利那一条故意遗漏了?我看杨文广最后能不能答应?

不管怎么说,这总是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总比啥主意没有要强一些。仁宗皇帝还是不放心,他问王钦若,如果撤了天波府的封条,杨文广还不罢休,非要给杨金花报仇怎么办?

王钦若看了一眼庞吉。把庞吉看的一哆嗦,“喂,你看我做什么?”

王钦若笑了笑,转过头对着皇帝一拱手,“陛下,撤了天波府的封条,您就可以命令天波府的人出来劝杨文广撤兵呀!”

“啊?天波府的人?她们能听我的话,劝杨文广撤兵?”

“陛下,能不能,您不是是怎么知道?您是大宋皇帝陛下,杨家人是大宋朝的臣子。杨家不是一向以忠臣自诩吗?陛下命令就是圣旨,他们岂敢不遵?”

这一下,不光是范仲淹,满朝文武都斜眼看着王钦若。这家伙可真是个大奸贼!看杨家人老实,你就可劲儿欺负吧。将来早晚你得遭报应呀!

“仲淹,我现在就派人去撤出天波杨府的封条。你告诉杨文广,让他的人马往后撤,放拆封条的人过去。”仁宗不敢跟杨文广对话,让范仲淹出面。

老范无法拒绝,之后冲着宫城下面喊:“杨文广将军!陛下有旨,拆除天波杨府的封条!现在陛下要派人去拆封条了,你把人马往后退一些,给拆封条的人让条路!”

文广一听,只是个拆封条?虽然离自己提的几个条件还差得远,总算是赵祯让步了。不过只凭这个就让我退兵?那可不行!

“恩师!军队往后退就不必了。部队无缘无故往后撤,很容易引发混乱,给京城百姓们造成麻烦。我可以让出一条路,让拆封调的官员过去。多谢恩师从中斡旋,学生感激不尽!”

“陛下!明明是我提出的拆除杨家封条,杨文广怎么能感激范仲淹?”王钦若大为不满,向仁宗诉说委屈。

仁宗不知道怎么安慰他,老范指了一下宫墙垛口,“王大人若觉得委屈,大可以过来亲自告诉外面的杨文广。这个感激,范某也觉得受之有愧。”

王钦若哪敢和杨文广对话?这时候他躲都来不及,生怕杨文广知道选杨金花入宫的馊主意是他先提出的。对老范的话,他只能装作听不见了。

仁宗把大内侍卫总管叫过来,嘱咐了几句。想写圣旨,笔墨还不在身边。干脆从腰里接下一块玉佩交给侍卫总管。

总管拿着玉佩,又叫了两名精干的手下一起下了宫墙。皇宫大门打开一条缝,三个人从皇宫走出来。

杨文广看见皇宫里面出来人了,命令队伍让开一条道路,放这三人过去。文广不放心,让吴金定带着曾凤英、杜月英跟着一块儿去天波府揭封条。

他也想回去看看,但却不是现在。这里是东京汴梁城、龙庭宫墙外!几十万京城禁军环伺在外,皇帝就在城头上站着呢。发生一丁点儿意外都是天大的事情,杨文广片刻都不敢离开部队!

吴金定有统帅之能、曾凤英勇冠三军、杜月英机敏果断,她们三人跟着去,肯定不会出差错。

侍卫队长看三员女将跟着他,不敢有半点儿轻视之心。杨门女将的威名,他可是早就知道。杨家的女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人家这是来监视我的,我可得当心点儿呀。

到了天波府,侍卫队长亲自动手,两名大内侍卫在旁边帮忙,把大门上的十字封条撕掉。然后侍卫队长过去敲门,“咚咚咚!咚咚咚!里面有人吗?杨家人,陛下有旨,你家大门上的封条已经被撕掉了!”

喊了几声,里面响起了脚步声。两扇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了,大门里面站着一大群人!正中间有两位中年女子,正是穆桂英和杨七娘!

吴金定认识俩人,赶紧下马行礼,口称参见婆母、七奶奶。曾凤英、杜月英也慌忙行礼拜见。穆桂英和杨七娘过去把人拉起来。

“金定,怎么是你?文广回来了吗?他人在哪里?这两位是?”

“婆母,媳妇有事情向您汇报。此处讲话不方便,咱们进府再说。”吴金定不想在大门外面讲太多。

“好,我们进去!”穆桂英拉着吴金定往里就走。后面大内侍卫总管不干了。你们进去,我怎么办?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等一下!浑天候,我乃是皇宫大内侍卫总管,某姓陈。”

“原来是陈总管。多谢陈总管替我杨家揭去封条。”穆桂英对着陈总管点了点头。

“呃,嘿嘿。浑天候,我是奉命办事。您就不必谢了。陛下除了命令我揭封条之外,还有一道御命。”

“还有御命?可是要我迎接圣旨?”穆桂英嘴角露出冷笑。

“嗯,那倒不必。这只是一道口头御命。陛下命你杨家人去劝说杨文广撤兵。喏,这个是陛下亲自从御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