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七章 西北变局(1 / 2)

加入书签

杨文广和苏洵的一番畅谈,虽然不如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那样出名,但是对于苏洵来说,却是他加入杨文广集团所迈出的第一步。

苏洵给杨文广提出了未来的战略构想:阿育赞不是封你做了吐蕃的定国公、骠骑大将军嘛。你就用这个定国公、大将军的名义,从吐蕃各部征调大军,北伐西夏!

杨文广本来是一边给吐蕃人分发种子农田、一边招募吐蕃青壮男子组建骑射部队。他打算把吐蕃彻底平定之后,再对付西夏。但是苏洵却不赞成这样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吐蕃的地盘那么大,等你把吐蕃搞定,并入大宋版图,那得等到何年何月?不用等吐蕃彻底归顺,咱们直接带上吐蕃大军北伐,消灭西夏。

你打进过西夏国都兴庆府,知道进军路线。咱们还按照那条路线走,把兴庆府拿下来,扫平西夏境内的所有反抗武装。

至于西夏并入大宋之后,当地人怎么样认同大宋朝的统治,怎么样让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那都是后话。我们没有那么多官员,可以向朝廷请求派官员前往治理。

我相信,大宋朝廷肯定很愿意派官员去。到那是,这就是我朝内部的事情,可以慢慢消化。

平定西夏之后,您再率领宋人、吐蕃人、西夏人,共同组成的联军对付辽国。辽国虽强,凭将军您的雄才大略,我们也终会收复燕云十六州,把国境推到长城以北!

杨文广听着苏洵的谈话,只觉得心潮澎湃,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扫平吐蕃、西夏、大辽,把西北的威胁全部解除,把国家的版图扩大到长城以北,这才不枉他在宋朝活这一辈子。

两个人一直谈到半夜。第二天,杨文广就要带着苏洵去西北了。苏洵和妻子程氏依依不舍的告别。

程氏是一位明大义之人。她告诉丈夫,你只管跟着杨将军去边疆建功立业,家里一切有我。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会好好守住这个家,等着你名满天下、衣锦还乡的那一天!

程氏和苏三娘一起,把几人送到家门外,依依不舍的告别。苏三娘忽然递给杨文广一个小小的包裹。“将军,此去边疆,千万保重!此包裹送与将军,请出了益州之后再打开。”

苏洵两口子看看苏三娘、再看看杨文广,两口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年头,一个未婚女子送给一个男人小包裹,还搞得神神秘秘的,什么意思不言自明。

“三娘保重,苏夫人保重。杨某告辞,咱们后会有期!”文广一抖缰绳,青风马四踢趟开,奔驰而去。

苏洵向老婆和妹子招了招手,追着杨文广跑远了。

按照苏三娘讲的,一直到出了益州地界,文广才把三娘送他的小包裹打开。

里面是一个精美的荷包,内装一块绣花丝绸手巾,绣着鸳鸯戏水、荷花荷叶。还用金线绣着两句诗: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文广把荷包贴身放好了,扬鞭策马向北而去。一到秦州,就发现形势十分紧张!秦州城外,修筑了军寨、箭楼,严格盘查来往人员。

进城一打听,原来是西夏又兴兵犯境了。

西夏国元帅诺移赏都率兵五万,进攻麟州。麟州有杨家军镇守,诺移赏都攻击受挫,又兵取建宁寨、杀奔了府州。这是北线,另外还有南线。

太师兼宰相没藏讹庞也率了五万兵,从夏州出发,兵指延州。在金明寨和狄青的部队一场鏖战,被狄青击败。又转向东北,去打汾州。妄图和北线汇合。

杨文广大吃一惊。他去眉山访苏洵,才走了多长时间,形势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没藏讹庞、诺移赏都,俩人他都认识呀。没想到这两个老家伙贼心不死,竟敢率领军队侵犯大宋?你们莫非以为我一去川中就不回来了吗?

杨文广的主力在煕州、金城、湟州、鄯州一带。没藏讹庞和诺移赏都的军队避开了大宋煕州兵主要的防御区域,进攻的方向更往北。虽然两个老家伙打的不是他的地盘,他也不能不管!

本来还准备在秦州休息一天的,现在也不休息了。吃了顿饭,和秦州守将打了声招呼,拒绝了守将派部队护送的心意,方向西北,去往煕州。

煕州守将是最早追随杨文广的大将四宝。为了尽快赶回鄯州,文广只在煕州将军府吃了顿饭,就带着展昭和苏洵去鄯州。

四宝带着两百名骑兵,一直把文广三人送到了鄯州城外,然后才返回煕州。杨文广不想让他送,但四宝却坚持。文广拗不过他,最后这一段路程才有了大队骑兵保护。

鄯州帅府,杨文广带住了战马。抬头看了看门上的匾额。去了趟眉山,这一来一回差不多有将近一个月了。吴金定她们都怎么样了?

当兵的刚想上来盘问,突然认出是杨文广,赶忙行礼,“将军您回来了?”

“回来了。弟兄们都好吧?”

“托将军的洪福,我们好得很!快,快去给夫人报信,将军回来了!”门卫队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