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访贤良(1 / 2)

加入书签

洞房内,红烛明亮,喜帐高挑。秤杆挑起红盖头,露出一张似嗔似喜的芙蓉面,两条拢烟眉、一对秋水目,翘鼻丹唇。嘴角带笑、眉目含情。

杨文广看得两眼发直。杜英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英姿飒爽、办事果决的人物。以前虽然知道杜英是个长相满标志的女人,却没想到她换上女装、画上浓妆,居然会如此的妩媚!

“月英。”文广试着叫了一声。

“官人。”杜英轻轻地回应。

文广心中忽然升起一阵冲动,伸手把杜英搂到了怀里,“月英,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没有我的允许,你再不许从我身边走开!”

“嗯,官人,奴家这辈子都跟着你,一辈子也不离开你。哎呀。”二人正在甜甜蜜蜜说着情话,杜英忽然叫了一声。把他吓一跳,“怎么?我弄疼你了吗?”

文广以为杜英的伤还没好,他抱得紧了,弄疼了伤口。杜英摇头说不是,她的伤已经好了,早不疼了。但是另外两位新娘子也在等着你去掀盖头呢。我不能这样自私,只顾自己。

文广问那俩新娘子是谁?杜英只是笑,就是不讲。文广不想强迫她,只有亲自去看。挑开第二块红盖头,是窦锦姑。

其实文广已经猜到是锦姑。窦锦姑和杜月英在认识他之前就是关系很好的闺蜜。杜英新婚,不忘了好闺蜜,让锦姑也有一场像样的婚礼,这并不奇怪。但第三个新娘子又是谁?

最后的谜团很快被解开了,红盖头下面,满脸喜悦的是薛百花,万花楼的百花娘。

薛百花和杨文广早就好上了,新娘子她却从来没当过一次,红盖头更是没戴过一回。今天总算是把这个遗憾给补上了。

新娘子一个比一个美,文广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虽然第二天他有些腰酸背痛,在部下们面前依然是春风满面。

宕州传来消息,呼延庆领兵,气势如虹,一盏拿下了此城。宕州也回归了大宋的版图。宋朝真宗皇帝龙颜大悦,下圣旨,嘉奖前方将士。

主将杨文广官升三级,升任秦凤路都总管。呼延庆升任陇右都护,兼知湟州。

古斯罗丢失了青塘城之后,退入了大漠深处。他打算去旧都逻些城重整旗鼓再开张,但是占据了王宫的阿育赞却拒绝他靠近逻些。双方为此还大战了一场,古斯罗兵败,自己还受了伤。

吐蕃各大部族都和杨文广结了盟,古斯罗处处碰壁、走到哪里都被驱逐。最后,连气带病,一命呜呼。脑袋还被手下割了,送到逻些城献给阿育赞,得了五百两赏金。

古斯罗这个最大的祸害没了!来自吐蕃的危险解除了!杨文广虽然高兴,却并没有就此放松。吐蕃以北还有一个西夏。

西夏王李元昊虽然死了,西夏国却并没有消停。最近一段时间,听说两国边境地区小摩擦不断。西夏军队时常挑衅。

指望朝廷再往西北派兵,是不可能的。毕竟吐蕃乱局已定、西夏战乱未起。宋真宗是不会往军队上投钱的。想要强军,还得杨文广自己想办法。

招募弓箭手,屯田工作已经成规模了。从之前的煕州,发展到金城、再到邈川城、青唐城,如今的湟州、鄯州。屯田总计超过了十万亩!招募的吐蕃人也有好几万了。

除了开荒种田,杨文广还让吐蕃人设立专门的牧场,蓄养良种马,供给宋军使用。文广如今已经有了两千精骑兵。

欧阳修回京之后,步步高升,如今已经是翰林学士了,等于是皇帝心腹、候选宰相了。

范仲淹、欧阳修相继回京,杨文广身边都是一群武将。一个个舞刀弄枪、上马厮杀在行,写诗作赋、制定政策,却都是门外汉。

杨文广深深地感到了身边缺少一个大文豪的难处,很多事情他都得亲自办。连和女人们谈情说爱、春花秋月的时间都很难有。

当年刘备为了请出诸葛亮,三顾茅庐。曹操身边也有一大堆的谋士。我呢,身旁左右都是光头王、朱老五这样的大老粗!就连慕容姐妹也回京了,我上哪儿找几位诸葛亮、郭嘉这样的名士高人呢?

随着实力的增强,杨文广对于高级谋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宋朝按理说是名士如云,不缺这样人才的。但杨文广一直待在西北,没机会接触这样的能人。

当初在京城他结识的王安石、包拯,都在朝廷里混的风生水起,官越做越大。人家也不可能跑到西北给他当高参。

像这样的事情,范小四也打听不出来。杨文广只有写信进京城,问范仲淹、包拯、欧阳修。问这些人知不知道天下还有哪些有名的文人儒生,没有进朝廷做官的?

杨文广相信,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圈子。欧阳、老范、老包都是读书人,他们肯定有这方面的资源。两个月之后,还真有消息了。欧阳修、范仲淹在回信中,都提到了一个人名,眉山苏洵。

据说这位苏洵,家庭条件好。年轻的时候好到处游玩,一直到二十多岁了才突然开窍发奋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