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章 英才聚会(1 / 2)

加入书签

“仲容,昨天你抛下我们独自一个人上二楼,是不是去私会美人了?”狄青又拿杨文广开起了玩笑。

“哦?仲容是去见百花娘了吗?”司马光两眼放光,立马追问。

文广赶紧摆手,“哪有那样的事?你们别听汉臣胡说!我上二楼,是去见万花楼的楼主了。你们看,这个就是楼主送我的。”文广拿出了那块牌子。

“这是?”司马光接过来看了看,递给了王安石;王安石看几眼,又递给欧阳修;欧阳修递给包拯、包拯递给狄青。这块牌子像击鼓传花一般,在几个人手里转了一大圈。

杨文广一把从狄青手里抢过来。他要不抢,狄青就揣怀里了。

今天这场汴梁八珍楼聚会,是包拯发起,他和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一起花钱请客,请杨文广和狄青吃饭。以感谢昨天杨文广把他们带万花楼。

菜的品种虽然没有上次文广来点的多,但胜在种类齐全。水果、甜食、肉食、鱼类、海鲜一样不缺。琳琅满目摆了满满一桌,众人团团围坐,推杯换盏,饭桌上的气氛相当热烈。

这一次没在一楼大厅,而是上了三楼的一个包间。在座的几位都是一时翘楚,文广和他们同席,自然不能只是吃饭喝酒。

杨文广和包拯最熟,谈话自然也是从他开始。

“老包,来,咱哥儿俩碰一个。”

二人碰了下酒杯,浅尝一口。文广问包拯平常都在忙些什么?监察御史都做些什么工作?

文广挑起了话题,包拯马上开始抱怨,自己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有处理不完的公文。

监察御史品级虽低,才是一个正八品的官,但是负责的范围极广。负责监察百官、纠正刑狱、巡视郡县、肃整朝仪。五花八门,几乎就没有他们管不着的。

品级低、俸禄也低。俗话说的干活儿多、拿钱少的,指的就是监察御史。

包拯发了一会儿牢骚,旁边的王安石就劝他,你才多大年纪?工作繁忙,那是你磨练心智、增长能力的好机会。你应该努力工作,不应该抱怨。

包拯一瞪眼,“介辅,说得好像你比我大许多似的?别人说我,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王安石也不在意,几个人平常在一块儿开玩笑早就习惯了。欧阳修帮着包拯一起怼王安石,“你个后生晚辈,吃饭也占不住你的嘴?”

司马光和王安石年纪差不多,他俩比在座的几位都要小几岁。于是,司马光帮着王安石,一起和包拯、欧阳修斗嘴。

文广、狄青,则是一会儿帮这个说两句、一会儿帮那个说几句。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到了杨文广和狄青身上。

不管是包拯、欧阳修,还是司马光、王安石,都对西北边疆打仗的话题感兴趣。

狄青的战功也不小,但不擅长说。杨文广则不同,说起在西北打仗,他是滔滔不绝,悬念环生。把司马光、王安石这两位少年天才听得入了迷。包拯、欧阳修也是神情紧张。

虽然明知道杨文广说的那些战役早就结束了,几个人仍然替杨文广捏着把汗。当杨文广说他领军杀进兴庆府,坐到李元昊的金殿上,把心怀不忿的西夏大臣推出殿外砍了头,吓得西夏朝臣们瑟瑟发抖,几个人纷纷鼓掌叫好!

“好,痛快!仲容干得好!”

包拯头一个叫好,紧跟着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也跟着喊好,还拍了巴掌。

“仲容、汉臣,你们什么时候再回西北?真想跟着你们一起去战场上看一看,那铁血的战争场面!”年龄最小的王安石脸上露出了憧憬。

“我看是难了。”欧阳修叹了口气,“陛下这次把仲容、汉臣召回京城,好像并没有再把你们两位外放出去的打算。汉臣不是买了房子吗?陛下让王强腾出天波府,仲容再把母亲、老太君接进京城。哪里还会再让两位赴边关?”

“嘿!都是奸臣当道、腐儒误国!”王安石恨恨地一拍桌子。

奸臣当道,指的当然就是王强、王钦若。这帮人掌握着朝政大权,却只想着东封西祀、结党倾轧,没一个是为国家办实事的。

好在范仲淹从西北边疆回来了。再加上韩琦,这两位西北战场上的搭档,回到朝廷,应该会对那帮奸臣们有所震慑!

“仲容、汉臣二位是武将,我们几位是文人。咱们文官武将齐心协力,不信扭转不了这朝廷软弱的局面!”司马光说出了这番话,又是引得一桌子年轻人热血沸腾。

发了一通牢骚、抒发了一番豪情壮志,聚餐结束。王安石、司马光、各自回家,狄青也回了他的新家。包拯、欧阳修一起陪着杨文广往范仲淹的相府方向走。这俩人是顺路。

杨文广忽然想起一件事,他问包拯,你知不知道阿英、容容?

包拯一听,你说的这俩是乳名吧?大名叫什么?你连人家的大名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那是谁?你是怎么认识那两个人的?

文广就把自己和阿英、容容的相识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