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当世名士(1 / 2)

加入书签

汴梁城万花楼可比京兆府的要气派得多。倒不是说汴梁万花楼占的地方更大,毕竟东京汴梁是帝都,寸土寸金。而是说其气势够足,来客的层次也比京兆府要强出一大截。

大门上的金字牌匾有一丈多高,门前各种豪华车马都停满了。光是在门前招呼客人、维护秩序的伙计、帮闲都得有好几十人。

来客中高冠博带、扈从成群者,比比皆是。富豪公子在大门口都是一群一群的。

杨文广、狄青,带着刘能等护卫们站在这个门口,完全就是不起眼的路人。别看在上朝的时候,这二位是年轻人中的翘楚、官场上的新贵,在这个场合,还真就显不着他们。

文广带人正要往里面进,忽然听见有人在喊他:“仲容!仲容兄!”文广一回头,只见人群中,有一位头戴进贤冠,高举着手臂叫他,原来是包拯!

老包,他怎么也来这里了?包拯经常去相府找老范汇报工作,俩人常见面。但是包拯给文广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太方正。除了说公事,俩人基本上没聊过别的话题。

没想到老包也会来万花楼凑热闹。

文广一拉狄青。狄青也认识包拯,一见是熟人,赶紧跟着文广过去打招呼。

“老包!”“希仁兄。”

狄青管包拯叫希仁兄,属于比较正式的称呼。杨文广直接叫老包,包拯也没意见。

“仲容、汉臣,来,我给你们介绍几位朋友。这位是王安石,字介甫;这位是欧阳修,字永叔;这是司马光,字君实。”

“各位,这就是杨文广,字仲容,乃是杨家将的少令公,穆桂英之子。西北前线大将、收复煕州之功臣。陛下亲自加封定远将军、中侍大夫。这位是狄青,字汉臣。陛下金殿加封捧日军、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

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纷纷惊叹,忙着给两位将军行礼问好。几个人却不知道,杨文广此时脑袋的里面就跟被雷劈了一样,已经停摆了。

北宋初年这些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居然组团来跑到万花楼来喝花酒。这几位又活生生的站在面前,给他作揖,向他行礼。他的心情只能用惊骇来形容了。

愣了有一秒多种,文广赶紧躬身还礼,“安石兄、欧阳兄、司马兄,还有老包,几位都是当世的名士。文广今日能同时见到各位,真是荣幸之至!”

文广有感而发,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包拯都是面露喜色,“仲容兄太客气了!我们怎么当得起你如此高的评价?倒是仲容兄你和汉臣兄,威震边关、成名朝堂,我们几位能够解释二位将军,才是荣幸。”

几个人说了一通客气话,就往万花楼里面进。和在京兆府的时候一样,进万花楼都得买票,五贯钱一张、每票限进一人。

没人强迫,想进去就花钱买票、不愿意花钱就别进。几个人都不差钱,拿出银子排队买票。杨文广也跟着一起排队。

他们刚排了不到十分钟,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喧哗声,有人喊着:“让一让,都让开!给王公子让条路!”

大家都在排队呢,让什么路?文广回头往后一看,见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他还认识,打过交道,是王强的儿子王伦。怎么这么巧?走到哪里都能遇见这仇家?

和王伦在一起的还有一位穿锦衣、戴幞头的,看穿着打扮,也是个官宦子弟。和王伦一起玩儿的有什么好鸟?文广对这位初见面,就没好印象。

众人都在排队,他俩不排队,还要去让路,排队的人心里能痛快吗?有人瞪着眼睛刚要骂,一看是他俩,立马合上了嘴,乖乖的往旁边一让,请人家先过。

一路上所有人都让路,等到了文广这帮人跟前了,王伦一抬头,顿时愣住了。他认出了杨文广!

王安石、司马光往旁边让开两步,欧阳修和包拯却看着杨文广。见文广和狄青都站到那儿没挪地方,俩人也没让步。

王伦和身边那位嘀咕了两句,那锦袍公子轻轻一挥手,跟班立刻继续喊着让一让,往前走。走到杨文广跟前了,跟班一瞪眼:“耳朵聋了?我喊那么大声你没听见?”

杨文广假装迷糊,“听见什么?”

“让路!我家公子要过去,赶紧把路让开!”

“你家公子要过去,和我有何想干?我为什么要给他让路?他瘸了?瘫了?走不成路了?”

“呀,你这小子敢骂人?”跟班撸起袖子就想动手。

文广哪会给他出手的机会?突然踢出一脚,跟班哎哟一声,跪地下了。

“知道错了?还不滚?”跟班咬着牙,蹦起来还要打。文广又是一脚,这会跟班直接让踹的滚出去五米多,躺地下就起不来了。

“好哇,你们敢打人?”后面几个随从一见动了手,咋咋呼呼、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冲过来群殴。文广这边的刘能等护卫过来把众人挡在了身后。

对面,王伦旁边的公子哥忍不住了,“住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父亲乃是当朝宰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