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赏温水赐座垫(1 / 2)

加入书签

向皇帝鞠躬作揖,行完了规定的礼节,朝臣们开始轮流奏事。

有说哪个地方受了灾需要赈济的;有说某个地方风调雨顺、官员清廉、社会稳定,需要表彰的;还有说某国派代表团来访问,需要接待的。

听起来都是大事,但是真的很无聊。文广听了一会儿,又开始走神了。

突然,狄青在旁边捅了捅他。杨文广一瞪眼,没事儿你碰我做什么?狄青努努嘴,文广一扭头,正和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来了个眼对眼!

这就和课堂上打瞌睡,被老师抓了个现行一样。杨文广一惊,赶紧冲皇帝笑了笑。

宋真宗愣了下,也笑了,“呵呵,范相,让你身后的杨文广、狄青,出班回话。”

皇帝点我的名了!杨文广只感觉真倒霉!刚才他走神的时候,被皇帝发现了。现在还点名让他站出来,肯定是要当众被数落。

老范侧身往旁边一让,微笑着对俩人说:“杨文广、狄青,陛下钦点,你们还不过去参见?”

杨文广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从老范身边挤过去。好在旁边还有个狄青,倒不至于让他一个人站到那儿让人围观。

宋朝时候,大臣见皇帝,还不需要行跪拜礼。文广躬身行礼,“微臣杨文广、狄青,参见陛下。吾皇万岁!”这些和皇帝见面之后要说的话,来之前老范亲自教过,俩人也早就练熟了。

真宗皇帝满脸笑容,“杨文广,你是杨业之后、杨延昭之孙、穆桂英之子。戍守西北边疆,功劳不小。狄青,你青年入伍,也在西北戍边,骁勇善战,为西北的稳定立下过许多战功。”

原来不是因为我走神,把我叫出来训斥。文广终于放了心。接下来,皇帝又问起两个人在西北打仗的情况。这当然要挑好的说,被撤职查办的事情,那是万万不能讲的。

杨文广就说他怎么样带兵击败西夏兵,修建筚篥堡、现在的通渭堡,甘谷寨、现在叫做甘谷城。接着又说他怎么样光复了武胜军,现在朝廷赐名叫做煕州。

总之,就是捡有趣的说。西夏军怎么样狡猾凶残,他怎么样运用巧妙的战术克敌制胜,最终为朝廷收复了这么多的地盘。今后他还要再接再厉,争取收回更多的领土。

狄青讲他所打过的战役、所修筑的城寨堡垒。虽然没有杨文广讲的那么精彩吧,但也都是一刀一枪真实打出来的成绩,自然能够吸引人的注意。

金殿上只有他们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中间谁也没有插嘴打断。只有皇帝宋真宗,在俩人说话的间隙,偶尔问上两句,是两个人的讲话不至于偏离了方向。

二人光是讲他们在西北打仗的经历,就说了两个多钟头。

因为说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都是干货。金殿上那么多文物大臣,连一个打瞌睡的都没有,文武百官都在津津有味儿的听着。包括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儿。

终于最后狄青讲完了。真宗皇帝鼓掌夸赞,“好!不愧是国之良将!范相,这都是你培养出来的好人才呀!”

范仲淹赶紧谦虚,说什么都是因为皇帝陛下您,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所以我才能到西北,才能遇见杨文广和狄青。这都是陛下您的福气,也是大宋朝廷国运带来的。

杨文广没想到老范也会溜须拍马。不过会拍皇帝的马屁,这叫本事。果然,宋真宗龙颜大悦。

因为狄青年轻时候曾经和人打架,被抓进衙门脸上刺了字。虽然现在做上高级武将了,脸上那刺字还在。皇帝告诉狄青,我找个人给你把脸上的字去掉吧。你都是大将了,脸上再带着字不好看。

狄青躬身表示感谢,“臣之所以有今天,都是打仗打出来的,是陛下您破格提拔的。这些疤痕也在激励着我,伴随着我上阵杀敌从不畏惧。臣希望能够保留它,不忘当初。请陛下原谅,臣不敢奉旨。”

自己的要求被狄青拒绝了,宋真宗不仅没怪罪,反而还挺高兴。认为狄青不忘本,是个实诚人,这样的人可以重用!

皇帝停了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故事,心情特别好。皇帝一高兴,狄青有福了。真宗皇帝当场下旨,给狄青连升两级。

狄青高高兴兴,退回到老范身后的位置站着去了。连胜两级,回去他就能换上红色的官袍了。

杨文广一看,狄青连胜两级,我呢?刚才我说那么多,皇帝你怎么光给狄青升官,把我给忘了?杨文广站到那里看着皇帝,皇帝也看着他。君臣二人对视着。朝堂上安静的诡异。

文广脑袋里忽然灵光一现,他知道该说什么了。

“陛下,当初臣曾经一路打进兴庆府,攻占了西夏王李元昊的皇宫!”

好嘛,他这一开口,立马把满朝文武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了。宋真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等着杨文广继续往下说。

“咳咳,陛下,臣说了这么多话,嗓子都有些哑了。陛下能不能赏赐给臣一碗水喝,润润嗓子?”

“哦?快,快给杨文广拿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