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进京述职(1 / 2)

加入书签

手里有了这份地图,杨文广就算原来对金城没想法,现在也有想法了。金城,在煕州西北方向二百里。再往西北四百余里,就是青唐城。过去青唐城,则是一望无际的吐蕃,一直通往中亚。

文广命令范小四派侦察兵,往金城一带搜集情报。他再次整顿兵马,准备西征。要向西北用兵,得向上级打报告。

以前老范做西北大帅的时候,杨文广报告一打上去,两三天就收到回信了。这次可好,报告打上去半个月了,如同泥牛入海,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文广等的不耐烦了,又写申请打报告。

再过半个月,终于有消息了。这一次来的却不是陕西经略安抚使的批准公文,而是朝廷枢密院发过来的行文,命令杨文广进京述职,并限期到京!

文光正铆足了干劲儿,准备进行金城战役。朝廷却来命令让他进京城述职!这还怎么收复金城?进京述职,一来一回得多长时间?

他现在煕州,大宋朝的首都在东京汴梁城。两边相隔着上千里地。以现在的通行速度,不论是骑马还是坐车,单趟最少都得十天半个月。

来回,再加上进京述职的不确定性,最少三个月别想金城战役。这一刻,杨文广忽然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

进京述职,他不去还不行。朝廷的命令不执行,还想不想做大宋朝的官?想不想继续每个月按时领工资?

朝廷给的期限并不富裕,同步的他拖延。杨文广收拾了随身物品之后,只带了刘能和两名护卫,就离开了煕州。曾凤英没有同行。

他这是进京述职,不是去游山玩水。带个女人太不方便。再说,曾凤英这体格,走到哪儿都会引起别的注意。带到汴梁去,说不定还会引出什么别的是非。

光头王、朱老五、蔡峰、四宝等人都想陪他进京。杨文广全拒绝了。他告诉众将,我这次进京,事情办完就会尽快回来。我不在的时候,你们要守好边防,不要把咱们已经收复的地方,再让西夏或者吐蕃给夺走了。

我回京城只是路途遥远,你们留在这里却是责任重大!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千叮咛万嘱咐。尤其交代曾凤英,把你留下,就是代表我的。平常什么事情你都别管,只有煕州这边出了了不得的大事,你立刻到马头山去找吴金定!该怎么做,有吴金定来安排。

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完、安排完,文广这才离开煕州。第一站,他先到马头山,见到了吴金定和齐长善。在马头山上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杨文广下了马头山,去秦州。

狄青如今是秦州刺史。文广见到狄青一问,他也接到了进京述职的命令。漫漫旅途,杨文广又多了一批同伴。狄青也是只带了几名护卫,二人结伴同行。

这一日,到了京兆府,也就是昔日的长安。超级大城市,人口百万。昔日秦始皇建都于此,以华为靠、以河为池,天灵地宝之城。到了京兆府,当然要停留一天。要不然,也对不起这座曾经的世界中心之城。

游览了大雁塔,逛了东市和西市。跑了一天,回到旅店洗个澡,只想睡觉。店小二送茶的时候,插了句嘴,“客官,你们是从西边来的吧?听说过百花娘吗?”

“百花娘?”文广真没听说过。狄青也没听过。俩人常年战斗在一线,和当兵的泡在一起,哪知道什么叫做百花娘?是酒?商品?还是某个人?是东西是人杨文广和狄青都不知道。

店小二解释,百花娘是一个女人。一个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女人。是个著名的花魁!

据说,百花娘出道五年多,到过全国多座大城市,见识过的王公贵族、风流公子无数。却至今仍然未曾有哪位,有荣幸做她的入幕之宾。百花娘到现在仍然是云英未嫁之身。

有人说,百花娘在等着皇帝的征召,好进宫做娘娘。也有人说,百花娘将来的夫君必然是个盖世的大英雄!因为普通人根本就配不上他。

百花娘来京兆府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听说已经有了离开的打算。下一站,很可能就要去东京汴梁城。京兆府无数的富绅公子、高官子弟,排队等着在百花娘走之前,再听她演唱一曲。

“二位公子,我看两位气度不凡。既然赶上了,为什么不去万花楼碰碰运气?如果能当面见一见百花娘的芳容,听她唱上一曲天籁之曲。这一趟京兆府你们也算没白来不是吗?”

文广听得哭笑不得,莫非我没见过百花娘,京兆府就算白来了?百花娘才多大?充其量不会超过四十岁。京兆府长安城,可是有上千年了。

再过千年,世人还是只知道长安城有未央宫、有大雁塔、有华清池,谁还会知道百花娘?

杨文广对什么百花娘半点儿兴趣都没有。倒是狄青听完了,兴致很高。

“仲容,小二既然这样介绍了,你我不如去看看。能见到,咱们见一见百花娘到底有多美,歌声有多好听。见不着,咱也是去过了。”

文广无所谓,看不看都行。既然狄青有兴趣,那就陪他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