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范经略阅兵(1 / 2)

加入书签

蔡峰一听,大失所望。脸色暗淡的往旁边一站,情绪十分低落。

杨文广安慰他,“别灰心,虽然这次范大人没帮上忙,将来咱们总会遇到机会。你放心,你的仇一定能报,到时候我给你帮忙!”

蔡峰的脸色这才好转了一些。

范仲淹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人家。杨文广有意无意替他保护了延州府衙的名声,人家来找他办两件事,他却一件也没办成。

老范眼珠一转,想到一个办法。他干咳一声,“咳咳,杨文广,你的马头山有多少人马?”

文广一愣,老范问这个干什么?他相信范仲淹的人品,就照实回答:“三千六百余人。”

“三千六百余人?”范仲淹吃了一惊,“有这么多?这样吧,你回去做些准备。五日之后,把人马带到延州城西二十里,做一次操演。届时我带着延州文武,一同前去观看。”

老范这是要检阅绿林军?文广又惊又喜!范仲淹可是朝廷任命的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封疆大吏!他亲自去检阅,那就等于绿林军被官方承认了!最起码,以后再也不会有官军把他们当做山贼去剿灭了。

虽未诏安,却已经是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多谢相公大人!”文广躬身行礼。

接下来范仲淹代表延州官府,请杨七娘给老杨家捎去问候。杨家将所在的麟州,现在也算是前线了。他让杨七娘回去通知杨家将,多加防范。

一旦西夏军攻打麟州,而杨家将无力阻挡的话,可以派人来给老范报信。他立刻调兵遣将,过去支援!

杨七娘代表麟州杨家将,向老范表示感谢。该谈的事情谈完了,杨文广提出告辞。范仲淹也没有挽留。延州府衙这边,还有王通判的事情要处理,老范也没有招待客人的心情。

出了府衙,杨七娘告诉杨文广,她要回麟州了。这一回出来的时间有点长,家里面还等着他的消息呢。她见到了杨文广,了解了杨文广的近况。她得赶紧回去告诉穆桂英、告诉佘太君。让全家人放心。

“七娘,我还想让你去马头山多住几天,让我好好孝敬孝敬您。”听说七娘要走,文广有些舍不得。

虽然两个人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杨七娘直爽的性格、高强的武艺,很是对杨文广的脾气。他舍不得杨七娘走。

“你这小子,七娘我身体强壮,用不着你孝敬。真想孝敬长辈,你就找时间回一趟麟州杨家老宅。回去看看你母亲,给老祖宗磕个头。有空回家一趟,比你孝敬我强一万倍!”

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杨文广有些期待,又有一点心怯。他肯定想见到大名鼎鼎的穆桂英,名满天下的佘太君。

但是现在肯定不行,老范五天之后要检阅绿林军,他得抓紧时间回去设计检阅方案、训练部队。时间紧、任务重,他哪有时间回麟州?

五天之后,延州以西二十里。鼓声隆隆、号角呜呜。旌旗招展、绣带飘扬。杨文广全身盔甲,骑着枣红马,手持三尺剑,正在排兵列队。

在他面前,当兵的站成一个个方队。有骑兵、有步卒。弓箭手手持弯弓、弩手背后带弩。长枪队、刀手队,一队队排列整齐。将领们威风凛凛、当兵的精神抖擞!

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的范仲淹,骑一匹大白马,在延州文武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检阅现场。

杨文广代表绿林军赶忙过去行军礼拜见。范仲淹满面春风的问他,准备好没有?什么时候开始检阅?

“回经略大人,绿林军全体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检阅!”

“好!现在就开始吧。”

“大人请随我来!”

文广骑红马在前,范仲淹骑白马在后。两个人一前一后,开始检阅部队。先经过的是步兵队。长枪兵右手把长枪竖立在身前,二人从队伍前方走过,杨文广喊了一声:“官兵们辛苦!”

“大人辛苦!”官兵齐声高呼,声若奔雷!把马上的范仲淹吓一跳。

文广又喊:“纪律严明、训练严格!”军队回应:“精忠报国、效忠朝廷!”一呼一应,声势浩大!

范仲淹虽然久任高官,又哪见过这样的阵势?先是吃惊,紧接着是振奋。

到了刀手队的时候,杨文广就把和部队互动的权利交给了老范。老范依照杨文广刚才喊过的口号,又喊了一遍。官兵们同样进行了回应。声势不减。

一支支队伍检阅过去,老范已经激动地满脸通红,浑身都散发出一种身为大将的八面威风!

走完了一圈,回到出发点,范仲淹感慨万千,“杨将军,你的绿林军果然是军容肃整、军威浩大呀。”

“大人过奖。绿林军并不是杨文广的,他们是大宋朝的。朝廷若有需要,绿林军甘愿血战沙场,维护我朝天威浩荡!”

说了一通效忠朝廷的宣言之后,接下来就是各部队武装行进。长枪队、刀兵队、弓兵队、弩兵队、骑兵队,一支支队伍杀气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