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八章 绿林军三营(1 / 2)

加入书签

杨文广率领大队人马来到了马头山下。吴金定提前得到消息,带着人下山迎接。一下子看见这么多人,吃惊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眼看众人簇拥中,五花马上那笑意盈盈的英武男子,正是朝思暮想的他。心里一慌,赶紧催马过去相见,“将军,你回来了。”

“回来了。”文广笑着回应,一把拉住金定的手,向周围众人介绍:“各位!这就是马头山大当家,我的未婚妻,吴金定!金定,这些都是咱们的人。”

众人一起行礼。有喊参见夫人的、有喊拜见表婶的,闹哄哄一片。

吴金定看看众人,再看向杨文广,一颗心里满满的全都是崇拜。这男人太强了,比她想象的还要强大!

从这一刻起,她的整个芳心、整个人,完全被这个英俊男人征服了。以后无论出现任何情况,她永远都是杨文广最坚定的支持者。

只能住两百多人的山寨,现在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人,原有的营房肯定住不下。吴金定已经派人在扩建了,没完工不说,建设的规模也不够。

吴金定从手下人里面挑出几个泥瓦匠和木匠,负责扩建营房。这几个人的手艺没的说,但是人太少,能有现在的进度,已经是他们加班加点取得的成绩了。

杨文广的队伍有了一千五百人的规模,已经到整编的时候了。

文广把这一千五百人按照大宋朝的军制,分成十五个都。每都一百人,设都头副都头各一人。五个都编一个营,每营五百人,设指挥使副指挥使各一人。

一共编了三个营,合称一军,杨文广自任军统制官!既然成军,就得有个名号。部队驻扎在马头山,叫马头军?太难听了。杨家军?没得到穆桂英、佘太君这些杨家人的同意,文广还不敢乱用杨家的名号。

想来想去,干脆就叫绿林军吧。不管马头山、二虎山、还是黄泥沟,虽说是土匪,也叫绿林人。一千年前,大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发迹自绿林军。这名号,既响亮又威风还切合实际,叫起来也顺口,好记。

文广把绿林军这名号一提出来,立刻得到了山上所有人的欢迎。军队名字有了,接着就是划分驻区和警戒区。

那几个木匠泥瓦匠速度太慢,这边一千五百人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杨文广命令,各营自己负责选址,出人手建设营房。不会的,自己去请师傅学。

盖房子还要比赛,质量好速度快的有奖、速度慢质量差的要受罚。

吴金定、光头王、朱老五这三位指挥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想拿第一。谁都不愿落到最后,受罚又丢人。虽然杨文广没说罚什么、怎么罚?但是绿林人最讲面子。三人谁都不想当受罚的那个。

与此同时,范小四派出的侦察兵,把延州前线的战报源源不断传到了杨文广的手头。

宋朝援军终于出动了。环庆、鄜延路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路副都部署石元孙,以及鄜延路都监黄德和等人,率领马步军万余人前来救援延州。

援兵万余人?西夏大军有十万。这点儿援军去了也是送死!还不如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牵制敌人,让西夏军不能集中力量攻打延州。然后再调更多的援军到前线,等人数形成绝对优势之后,敌人或许就会知难而退。

自从知道宋朝派出援军之后,杨文广的心就始终悬着。有过金明寨的经历、又见识过延州四大员的做派,他对宋朝官员们已经形成偏见了。

那帮人吹牛、扯皮、勾心斗角行。真的战争临头,除了吓到痛哭流涕尿裤子,一个正经主意都拿不出来!

文广把一个大房间布置成了作战室。搞了个模拟沙盘,进行沙盘推演。他还邀请绿林军众将也参与进来。谁有什么好主意,都可以提出来,在沙盘上进行模拟演练。

宋军人少,骑兵数量也没有对方多。指望凭借人少灵活,对敌进行袭扰作战,是不可能的。

二虎山倒是个好地方。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离延州的距离不远也不近。光头王把人都带到马头山了,二虎山正好空出来。宋军在山上修建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就能够抵御西夏军相当长的时间。

“将军!”门一开,从外面进来个人。文广抬头一看,又惊又喜,“四宝!”一把拉住四宝的手,“你可回来了,太好了!”

四宝也是满脸欢喜,“将军,马头山的规模好像扩大了,山上哪儿来的这么多人?”

“嘿,这都是咱们的队伍!详细的回头再给你讲,我先介绍几个人。光头、老五,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我的好兄弟,跟我从金明寨一路杀出来的,四宝!”

“四宝,这大光头你认准了。他叫光头王,如今是二营指挥使;这个叫朱老五,是三营指挥使。吴金定你认识,我就不介绍了。她是一营指挥使。”

光头王和朱老五同时给四宝行礼。这位可是表叔的亲信,俩人谁也不敢怠慢。

四宝赶紧还礼。他只是个将虞候,最低级的军官。人家这二位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