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八十三章 利弊(1 / 2)

加入书签

“你们要选择一个有利的地形埋伏下来,用一小队人马把第3骑兵旅团引出来,然后利用我们的火力优势把第3骑兵旅团打得落花流水”

“然后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把日本人引到了阳信以东的沾化县,让日本人误以为这个营才是八路军在冀鲁边境的主力部队。记住,击溃了第3骑兵旅后,不要再进攻第2骑兵旅,你不是他们的对手。这场战斗的关键就是要尽快结束战斗。”

“至少要让日本第3骑兵旅团知道有八路军的骑兵在后面追赶,这样他们才能集中全部力量来追我们,进入你们的埋伏范围内,然后速战速决,迅速撤退。你要抓紧时间,最多三个小时,我们就会全歼第10师团。”

“我这边一开战,你们东面的诱饵部队便可撤走,放任鬼子向滨县进发,等我歼灭了第10师团,再用大炮把鬼子北路部队打得溃不成军,滚回东北休整。”

卫天栋道:“师长,要不咱们搞一次伏击,把北面鬼子的三个师团一网打尽,这样咱们就能保住冀鲁边陲了。”

陈天民摇了摇头:“日本人不简单,荒木贞夫也不是个善茬

,如果我们贪得无厌的话,到时候在冀鲁边陲,日本人肯定会把我们团团围住的。你要知道日本人有三个师团,如果他们认真防守的话,我们根本攻不下来。”

“一旦双方僵持不下,冀中日军主力部队将迅速增援,沿津浦铁路的守备部队将倾巢而出,就连冀南的日军四个常备师也将增援,甚至连日本海军也将赶来堵住黄河河口,小规模的炮舰也将顺流而下。我们就算想走,也走不掉。”

“再说了这一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又被我们干掉了两个师团,照这样下去,再过几年他们的精锐就会消耗殆尽,再也没有嚣张的可能了。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来找我们的麻烦。”

“再过一两年,我们的军队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到时候,我们就会和他们展开一场全面的战争。”

卫天栋砸吧砸吧嘴:“可惜了,如果能在第一次战役中,干掉那三个日本师团,那就太好了!”

陈天民扔掉了手中的木棍,说道:“同志们,不要想着速战速决,那样只会让我们轻敌!”

卫天栋挠挠头,讪讪道:“我们不是打了那么多胜仗吗?”

陈天民听了,马上说:“天栋啊,你一定要打起精神来。即使遇到华北治安军,也不能掉以轻心,何况是这样一支精锐的关东军。从古至今,任何一个轻敌的人,都会吃大亏。阴沟里翻船,这是常有的事!”

卫天栋听了,吓得他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敬礼离开。

陈天民让他带着3个旅的骑兵营,去后勤处领取更多的手榴弹、轻机枪、炸药包,务必要歼灭第3骑兵旅,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能和日本人硬碰硬,这样才能把伤亡降到最低。

卫天栋一走,陈天民便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9月11日下午,陈天民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对围剿第10师团一事进行了详细部署。

会议在滨县东边蔡园村的河神庙召开,各师直属单位及各旅营级干部都参加了会议,陈天民同志在会议上总结了鲁中战役,指出:“自东进以来,我军在军事上大获全胜,山东局面已基本打开。”

“然而,在这场胜利之后,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如日本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扑。如果日本人把矛头对准了八路军,我们的根据地就会缩小,我

们的士兵就会牺牲太多。”

说到这里,陈天民话锋一转,语重心长道,“鲁中战役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一点,很多同志可能看不清楚,我现在给大家讲讲。发动“鲁中之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挽救豫东战局而发动的“东征”。”

“你们想想看,中央军组织从豫东兰封线调集了几十万大军,组成了一只突击部队,目的就是为了歼灭那个第14师团,就因为第14师团调集了一个炮兵旅,那炮兵旅的火力全开,中央军根本追不上,死伤惨重。”

“此时,东面是徐州的日军主力部队,北面是日军第27师团团的主力部队,正悄悄地通过贯台渡口南下,眼看着豫东地区的防线就要崩溃了。一旦前线失守,日本人将乘胜追击,夺取郑州,洛阳。”

“同时,他们也会借此机会,向南方发动武汉会战,同沿长江向北的日本人合作,夺取武汉。如果这样的话,抗战的大局将会受到威胁,因为从武汉撤下来的工厂设备不能及时地转移到大后方去,以后就会给武器、弹药、后勤补给造成困难。”

“此时,国民政府要想守住豫

西,阻挡日本人进攻势头的唯一方法便是挖黄河,利用黄河水阻挡日本人的脚步。你们想想看,到那时候河南平原上会有多少人死去,有多少人会为了生计而流落他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