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五十七章 争取时间(1 / 2)

加入书签

一是日军在青岛囤积的军火全部被缴获,除了一些步兵团装备之外,日本人在青岛的海军军火储备全部落入了我军的手中。

二是夺取了日伪在青岛的金融资本,日本人在青岛开设了多家大型银行,除设立的联储银行青岛分行外,其中正金银行在二十年代初的存款余额已达一千万元。

在第二次占领青岛之前,日本以“不轰炸青岛”为幌子欺骗了国。民。党政府,让他们同意撤走日本侨民,其实主要是撤走他们的金融资产。

如今这批鬼子又卷土重来,更是穷凶极恶,象青岛海关,胶济铁路等,都为日本人所侵占,尤其是胶济铁路至今尚未撤走,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一千五百万元。现在,他们所有的钱,都成了八路军的钱。

三是捣毁了日伪的政府机构,一个不漏。

四是俘获了大批的日本人,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顽抗分子被枪杀之外,总共俘获的日本人有两万三千多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来青岛经商的,其中不少人在青岛第一次被占领的时候就发了财,将华夏人的田产、土地、钱财和商品统统变成了日本人

的财产。

是时候让他们吐出来了。

听完这份报告后,陈天民原本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能通过各国的调解,将青岛建成一个自由贸易区,至少也能为青岛争取两三个月的时间。

陈天民算是看出来了,这青岛在日本人眼中,可是非同小可。和天津相比,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更大。

以前陈天民对青岛只有书本上的认识,对它的了解也仅仅是历史而已。现在想想,当初日本占据青岛已经有八年之久,所以早就把青岛当成了进攻华夏的大本营。

即使青岛被收回,胶济铁路也仍然被日军占据,后者在青岛横行霸道,光是进出船只的数量就占了两成之多。在青岛资产超过五十万美元的日本公司和商会,少则数十家,多则三百家。

不说其他,单说日本人在青岛修建了一座火葬场,就足以说明日本人对青岛有很深的野心。据说到了后面,日战区的经济不仅被财阀在青岛掌控,而且本土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

如果是以前,他还不太明白,但现在,当他看到日本在青岛的产业时,他就明白了。

这种重地,日本

人肯定不会放任不管。

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对青岛发动进攻,恐怕也是被自己给忽悠住了,担心会影响到跟老鹰国的合作。

但是日本人很快就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管是老鹰国还是其他国家,都不会因为华夏而和日本人撕破脸皮。此时此刻老鹰国的商界还在为和日本的贸易规模而沾沾自喜。说不定青岛增援的日军已经与第四舰队汇合,随时都有可能发起进攻。

经过深思熟虑,陈天民当机立断,命令第七旅迅速调集胶县,即墨等地的全部运输力和民众,加速运送物资,完全搬空青岛。

又要陈永代表青岛代理市长宣布将日本人在青岛所占土地全部没收,并令在青岛一切民族企业和国资即刻随部队撤往山区。

以上各项工作必须在七天内全部完成。

至于李畅带回来的援军和物资,那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四个小队去了野战医院,剩下的人带着物资连夜出发,前往沂蒙腹地与赵国祥汇合。

考虑到武器已经准备好,大战在即,陈天民立即在青岛下达了命令:“相关地区立即进行动员,在此之前,坚壁

清野,迅速整训游击队,凡是曾经在当地当兵的人都要到当地的抗日民主政权登记,然后迅速开赴沂蒙腹地,接受编练部的训练。”

同时命令以两个炮兵营为基础,把从青岛缴获的大炮充分利用起来,就此组建两个炮兵团,干部空缺由袁阿贵调集,战士则自行调配。

胶东、清河两个驻军暂时没有分配战斗任务,只是专心训练,缺少的武器装备则根据鲁中之战的战利品调拨。主力七旅和主力八旅在组建炮兵团之后,马上开始实战训练,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有足够的战斗力。

考虑到青岛一定会落入日本人之手,我军在鲁东地区必须统一指挥,而他又不能分身乏术,所以陈天民下令成立八路军鲁东指挥部,由胡大力等人统率胶莱和胶东的党政军斗争。

陈天民请胡大力即刻组织一支部队进驻胶县,并命远在沂蒙腹地的谭征,以及鲁西南的郭偌速速向北,与胡大力会合。

陈天民把这些都安排好了,让人去联络各国驻青岛领事馆、青岛各报社、电台,明天上午开记者招待会,晚上见各国领事馆。

第二天上午

,陈天民准时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由徐利民主持。

在记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