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五十九章 第21师团(1 / 2)

加入书签

这些时日,日本人沿着平汉线,津浦线沿着京津路,向冀中腹地进发,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此时陈天民正在思考着要不要动手歼灭第21师团。

当王同生发来电报的时候,陈天民已经在想,要不要把特别独立加强团的主力都集中起来,消灭21师团的主力,这样才能打乱他们的作战计划,逼他们回到交通要道,给我军从冀中突围创造条件。

其实陈天民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动手,因为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日本人并没有攻打山西的中条山。

冀中

这个时候动手,说不定鬼子的主力就会调转枪头,对特别独立加强团发动攻击。

但陈天民知道,日本人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屠杀,华北平原很快就会刮起一片血雨腥风,无数的平民将会遭殃。

这是陈天民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他手下有一支精锐的军队,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日本人大开杀戒。

应该说,虽然陈天民早就料到田边盛武会派出重兵在冀中扫荡,他已经下令参谋部制定了一套针对敌人进攻冀中的作战计划,但当这件事真的发生时,陈天民还是有些惊讶。

如今在刚

刚建立冀中根据地,当地的武装还没有经过统一的编组,还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在鬼子的大规模扫荡下,很难有一半的人能够突围而出。

说不定派出去的部队、地方武装都会在日军的逼迫之下投降,到时候,冀中就会变成敌伪横行的冀中。

这样的结果虽然残酷,却也在意料之中。

陈天民不由得叹了口气,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占领天津虽然是一场大胜,但也有许多不利的因素,从日本人将如此庞大的兵力集中到华北就可以看得出来。

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敌后根据地的正常发展。

偏偏,21师团孤身犯险,沿着运河扫荡武城、故城,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抓住,他们就不叫特别独立加强团了?

当然,打败21师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人把他们的主力从山东、平汉线乃至山西调回来,用重兵包围特别独立加强团,那就得不偿失了。

山西的日军想要调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八路军的主力还在,他们想办法拖住日军一段时间。

在山东和平汉线上,日军行动得很快,因为在山东一带,没

有主力部队,小规模的战斗不足以阻止鬼子的前进。

平汉线也是一样,就算国民政府下令阻击日军,他们也不一定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定要想个法子,在歼灭21师团的同时,给冀中的军队提供支援,同时也要让日本人分心。

陈天民设想了几个方案,歼灭21师团主力后重新占领天津,或者突袭北平等等。

当日军全军出击,包围冀中时,天津和北平两地肯定后方空虚,但现在日军在沿途设防,戒备森严,如果只是一支小队,或许还有机会,但一支军队,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天津和北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从冯敏生的汇报就可以看得出来。

日本人可不是傻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日本人的军事素质比华夏人要高得多,所以我们能想到的东西,日本人也能想到。

很有可能,田边盛武就是在等着特别独立加强团现身,值击要害,一旦特别独立加强团现身,日本人就会立刻调集兵力将其包围,到时候就很难全身而退了。

想了想,他觉得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想消灭日本人,又怕被日本人包围,但鱼和熊掌本来就不

可兼得。

此时此刻,陈天民甚至希望山东的日军能够攻击徐州,而山西的日军则能够攻打晋南或者中条山,因为中央军必须要守住这两个地区,一旦打起来,即使全歼了第21师团,日军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集兵力回撤,到时候,特别独立加强团的主力就可以南下山东,攻占济南,彻底打乱敌人的计划。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如果能够牵制21师团在运西城中逛个三五天,那就更好了。

在这段时间里,津浦线上的日军很可能已经和中央军发生了冲突,而山西的日本军队,很可能已经分散开来,进行了一次扫荡。

但这也给狙击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狙击队虽然厉害,但人多力量大,蚂蚁也能咬死大象,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用游击战来骚扰敌人,可一旦敌人下定决心干掉狙击队,那可就危险了。

陈天民可不愿意为了一个师团而牺牲这么宝贵的力量,哪怕这些人只是新兵,陈天民也不想让他们出事,更何况这些人都是他花了这么多时间训练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