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周密计划(1 / 2)

加入书签

但这个心结却在骑兵终的官兵心头被解开了,同样是骑兵,他们用实战证明了不逊于鬼子的马上功夫和彪悍战力。

“通知肖云天,我们要北进包围左云了。”陈天民放下望远镜,给传令兵下达命令。

经过这两次重创,和启镇城内只剩下六百多敌人。

凭两千五六百步兵,两个骑兵团,已经不必再等独立旅的主力,以及南下的成启泰所率的一个大队的人马了。

而且,合启镇也不是陈天民的主要目标,他盯着的是将由太原赶来增援的两千余鬼子。那可将是有坦克、装甲车、重炮,以及一百多辆汽车所组成的机械化部队。

当然,这支增援的日军可能会不到两千人。因为左右袭攻战的胜利给鬼子带来了警醒,只留千余人太原,恐怕并不会让其放心。

但陈天民却是要全力以赴的,只要消灭了这股机动敌人,豫东豫北的敌我力量对比将生根本性的变化,形势将为之大变。

时近中午,孟德彪率领的骑兵部队赶到左云城下,有些惊愕地看见了一幅热火朝天的挖掘场面。

在左云城南面,几条一米多宽、二米多深的蛇形壕沟已

经挖掘了数十米,并且还在向城下逶迤前进。不时有炮弹从城上落下,但在壕沟掩护下,几乎很难造成伤亡。

这可不是掘壕困城,而是攻打左云城的准备,将是突破城垣的第一步。如何要使部队能够迅接近城垣,减少部队在接近城垣时的伤亡,这是攻坚的关键之一。

陈天民不用怎么冥思苦想,可谓是信手拈来,便把四野的攻坚战术全部拿来。先展示给孟德彪等人的便是坑道作业,这是使部队能够迅接近城垣、减少伤亡的最有效的战法。

比如四野攻打锦州、天津时大挖交通壕,一条条蛛网似的壕沟从攻击出地推进到城墙跟前。

最前点距敌只有六十多米,以敌人投弹扔不到为准。炮兵挖的交通壕甚至能开进汽车,火炮甚至推到距敌百米远。

在这种战术下,大军云集,地面上却很少看到有人走动,既增加了攻击的突然性,又减少了伤亡。而城上的敌人想反击,又没有什么办法,还看不见人,只有乱打炮。

孟德彪等军官没有马上去指挥部,而是绕着左云转了一圈,发现正在挖掘坑道向左云逼近的还有东、西两面,只

有北面比较空虚,只有一个连的骑兵在警戒封锁。

围三阙一,迫敌弃城。孟德彪觉得已经获悉了陈天民的安排,认为这样也是很好的策略。只要敌人逃出城,骑兵师便能发挥机动优势,在野外追杀逃敌。而这样可比攻坚要容易多了。

其实,孟德彪只猜对了一部分,并不是陈天民的全部心思。出于对日本人特点的了解,陈天民知道大同敌人弃城而逃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而兵力不足,日军又难以出城作战。所以,死守待援是其最可能做出的决定。

在目前的状况下,似乎也只有大同能派出足够数量的解围兵力,这就又走上了历史的轨迹。而围点打援的策略,也就进入了实施的阶段。

合启镇阵地战、田庄歼灭战,已经证明了特别独立加强营的战力,无形中也提高了陈天民的话语权和权威。他制定的计划周密而完善,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东边日军已经被击退,参谋长的两个连正在向这里赶来。”陈天民看着地图,和贺征和孟德彪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于殿魁连,很快便会赶到。”孟德彪伸手在地图上点了一

下,说道:“按照计划,他们将进至左云以西的郑集听候调遣。”

“我已给晋绥军肖旅长发了电报,他们将于今夜布防。”贺征停顿了一下,说道:“实施后退决战。”

“我设置两道防线,由骑兵连驻防,以防代县东的敌人由此西进。”陈天民用手指点着这几处离左云二三十里的地方,“迫使敌人提前展开兵力,给机动部队和骑兵部队提供分割迂回绕袭的机会。”

“特别独立加强营的防守可谓是坚如磐石。”孟德彪不吝赞赏,也不怕自己的人马骄傲。

陈天民向着孟德彪含笑点头,说道:“骑兵的任务很重,鬼子正面不能突破,便又要故伎重施,进行迂回作战了。特别独立加强营阵地的侧后方便要交给骑一师保护,以确保无碍了。”

“陈司令放心,二连但有一个人在,也绝不让鬼子威胁特别独立加强营的侧后。”孟德彪几乎要拍着胸脯保证了。

“我对你们的战力是绝对信任的。”陈天民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说道:“我忌惮的是鬼子的重炮,所以才想迫使敌人提前展开兵力。

如果有一支轻骑能大迂回至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