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国府的喜悦(1 / 2)

加入书签

常凯申略微考虑了一下后,道:“可以,尽快拿一份计划给我!”

“是!我这就通知下面人去办。”说完,贺部长便用秘书处的电话给军政部的参谋们下了命令。

等贺部长打完电话回来后,常凯申对贺部长道:“部长先生啊!我想等这次反攻结束后,把特别独立加强营扩编成师级单位,你觉得怎么样?”

贺部长被常凯申这话问得一愣,心里吐槽道:“合着所有能打的你都想扩编?”

不过嘴上却是换了另一种说辞,只见贺部长思考了一下后,“诚恳”的说道:“委员长,此次战役结束后,特别独立加强营伤亡必然不小。两个连的规模,贸然大规模扩编成师,怕是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啊!”

常凯申想了一下后,觉得贺部长说的有些道理,意兴阑珊的说道:“那就先这样吧。”

“是!”贺部长闻言心中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要是真把特别独立加强营扩编成师,估计八路军就该炸了!

把人家的一个营长,直接拔成师级,人家的师长们该怎么看。

当天中午,国统区的大小报社都开始宣传特别独立加强营光复平鲁的

战绩。

报童们在大街上兴奋的大喊着:“号外!号外!八路军光复平鲁!陈天民抓获及击毙日寇数员中将少将!”

“我军光复平鲁!歼灭敌酋中将以下一万余人!”

“陈天民将军再立新功!消灭日军三十六师团,重创日军第三十七师团,击毙敌酋稻叶四郎!”

特别独立加强营光复平鲁的消息,极大的鼓舞了全华夏人民的士气,更坚定了抗战到底的信念。

……与国统区的喜庆不同,华北的岗村宁次已经开始揪头发了。

即使华夏出现了陈天民这样出色的将领,他依然认为这不是大问题。

最大问题就是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兵力不足问题。

要是手下兵力足够,就算两个陈天民他也不放在眼里。

岗村宁次看着自己的参谋长,问道:“我们现在能调动的部队还有多少?”

鬼子参谋长想了一下后,道:“司令官阁下,我们现在所能调动的部队除了北平和太原的卫戍部队,就只有几个战车大队了。”

岗村宁次闻言一愣,喃喃的说道:“我们就这么点部队可以调动了么?”

参谋长在一边腹诽道:特么的华夏军队跟吃错

了药似的,四处出击。除了这里,哪里的部队都不可能不被调动。

吐槽归吐槽,该尽的职责还是要进的。参谋长组织了一下语言后,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可以收缩地盘,把兵力集合,守住几个要害地点!”

参谋长的话仿佛是给岗村宁次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岗村宁次想都没想就命令道:“命令各部,收缩地盘,只需要守住北平,太原和大同,就没事了!”

“哈依!”参谋长敬了个礼便转身离开发报去了。

……

三村根据地。

陈天民看着伤亡名单,默然不语。

这两年来,他亲自参与训练了总兵力总有五六千人然而经过最近一两个月的高强度战斗,全营牺牲人数达到七百多人,伤者更是有一千多人。

当然,这个损失和取得的歼灭鬼子的数量比,还是值得的。

不过,趁着现在鬼子消停了,必须要马上组织进行新兵的训练。

“二宝!告诉兵工厂多铸造一些训练用的弹头,要搞大练兵了。”

陈天民又找来胡玉斌和徐利民等人,商量部队整编的事。

“我觉得咱们的部队需要整编。目前的部队结构还可以继续

精致一些。”

“我们的部队的确应该整编一下。”胡玉斌赞同道。

徐利民也是点头赞同,在以前的部队时,每次补充新兵部队都需要时间磨合。更何况现在的兵源复杂,不整编的话时间一长肯定会出问题。

在达成共识后,晋中北军分区再次改编:

三个主力连外,又增编了第四连,连长分别是贺征,孟德彪,徐宝根和于殿魁。

每连都是三百来人的大型连。

四个主力连外,还有三个直属连,分别是预备连,训练连和新兵连。

这三个连也都是大型连的编制,只不过没有主力连那么全面,每连在二百五十人左右。

这样就有了七个战斗连,兵员两千人左右。

然后还有炮兵连,坦克连,装甲连,特战连,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