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目标:朔州方向(1 / 2)

加入书签

要说扯闲嗑儿,结过婚又在乡下的辛芹,可比唐萍有经验多了。

辛芹这一反守为攻,唐萍可就接不住了,两人嘻嘻哈哈,打闹起来。

闹了一会儿,唐萍叹了口气,低声道,“喜欢又怎样呢!陈司令家里有童养媳,身边又有施医生,年护士那样的大美女,人家机会多,又是同事,别人想也是白惦记。”

辛芹挖苦道,“唐校长你是个文化人,说这些像个怨妇似的,不过八路军不讲究封建传统,童养媳什么的是不承认的。”

唐萍忽然想起什么来,“之前有个叫杨玉儿的,据说和陈司令两情相悦,现在不知道去哪里了?”

杨玉儿秘密去重庆卧底,涉及到国府军,日军和八路军,属于三线潜伏,为了她的安全,这个消息是绝密的,所以即使是唐萍,辛芹这样的根据地元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忽然消失不见了。

“听说好像是调到八路军总部去做干部了,你们有文化的就是吃香哦。”辛芹不无羡慕的说。

唐萍一笑,想起陈天民身边的,无论施凤荣还是年小英,走了的杨玉儿,哪一个不是有文化的,也难怪陈天民对

自己从来都不多看一眼。

……

此时的陈天民,想不到还有其他人在思念自己,他正在沉思,想象着自己这支武装的未来。

无论打仗还是什么,以绝对的实力碾压,这是陈天民所信奉的。尽管这种时候不多,但若有机会,他绝不放过。

抗战初期,三七年到三八年,乃至三九年上半年,正面战场打得激烈而残酷,日军由北到南,由东到西,攻太原,打上海,占南京,终于在武汉会战时达到了进攻的高潮。

而高潮的到来,也同时意味着高潮的过去。日军虽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战争初期日军参谋本部在三四个月内征服中国,至迟要在一年内征服中国的狂妄战争计划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了。

如果从军力对比上来看,占领中国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只是日本人全然没有意识到,挡住日军去路的,绝不仅仅是军队,还有四万万五千万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

攻陷武汉后,不仅战争的进程远远超出日本政府的预料,人力、物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中国人民的反抗烈火越烧越旺,中国国民政府也没

有屈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抗战情绪日益旺盛的中华民族为对手,在辽阔无垠的大陆上,以日本派遣军有限的兵力,欲期急速结束战事,几乎已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了。

而战线的拉长,兵力的分散,也暴露出了其弱点。

只占据了大中城市,只能维持交通线,只能保障点线的占领。百万日军分布于广阔的沦陷区,平均起来便少得可怜。

正是这样的弱点暴露,也使抗战初期成为了敌后抗日武装大发展,抗日根据地大量出现的一个黄金时期。

不仅仅是八路军开赴华北,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相继建立起晋察冀、晋西南、晋冀豫、晋西北等根据地,光复了大片国土;

还有国民政府滞留在敌后的近三十个师的兵力也在进行游击和光复国土的行动,主要活动在华北的豫北、冀南、冀中,山西的太行山和冀察等地;

华东的鲁西北、鲁南的泰沂山区,苏北和苏浙赣交界靠近交通线的山区。

一九三八年南岳军事会议后,敌后游击战在抗战整体战略中的地位空前提升,国民政府又先后向敌后战场陆续增派了三十个师



在这些正规军之外,国。民。党在敌后战场还控制着大量的“非正规军经中央或战区委派者”、“地方武力组成者”等杂牌武装。

同样,国。民。党于抗战中前期在敌后战场也建立了大量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包括:太行山东南部根据地、中条山根据地、吕梁山根据地、五台山根据地、恒山根据地、鲁东南与沂蒙山、日照山根据地、大别山根据地、浙西根据地以及皖东、皖北和鄂东之根据地……

可以看出,在抗战的中前期,国、共军队都发现了日军兵力分散的弱点,都重视游击战,也都在敌后重新光复沦陷区,并取得很大的成绩。

而大城市一个直属连,中等城镇一个中队,小县城则只有一个小队或者几十个鬼子,其余的守备力量则是数倍于鬼子的伪军。

这是当时大多沦陷区的日军占领情况,但也有比较特殊的,比如朔州,因为靠近大同线,便是鬼子兵力比较多的地区。

尽管陈天民并不准备全部打下朔州,只是为日后出击大同线打下基础,但与鬼子的大战却在所难免,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制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