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参谋长了(1 / 2)

加入书签

他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抛弃了舒适的家庭生活和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带家人投奔大后方,精神为人钦敬,工作作风也为陈天民所看重。

“捷报会有的,而且会接连不断。”陈天民自信地点头,接过警卫递来的马缰绳,摆手道:“大家请回,天风这就走了。”

说完,他翻身上马,再次用力招了招手,一勒缰绳,伴着蹄声绝尘而去。

而此时,三村根据地的学校里,唐萍正在和春梅聊着天。

“唉!没办法!打起仗来,枪弹不长眼,老让人担惊受怕的。”春梅嘴里埋怨着,却充满了期盼的意味,“要是住在一起,哪怕离得近,能时不时地见个面儿,也能让人安心不少啊!”

“春梅姐不打算跟着他嘛?”唐萍问了一句,又说道:“陈司令在外征战,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总是让人不放心。这回见到姐姐,少爷还不知道怎么高兴呢?”

“有战士们陪着,还有那些漂亮的女医生,女护士。他比谁都高兴吧……”春梅有些幽怨,也不无醋意,但因为自己的出身,也有些自惭形秽。

唐萍和施凤荣,年

小英等人的关系也不错,此时夹在中间不知说什么才好,她到底不是那种两面三刀的人。

停顿了一下,唐萍才勉强笑着安慰道:“春梅姐,大家都在热血抗日,我想陈司令也不会只顾个人得失,不顾百姓……不顾其他群众的……总之我觉得他不是那种到处沾花惹草的人。”

这么一说,春梅便有些释然了。她的要求不高,陈天民能象现在这样对她,她也很满意。只不过,女人的心理让她有点小抱怨而已。

而且,这段时间春梅中医加针炙,进行了一番身体上的调理,让她浮起了最大的希望,那就是自己不必那些美女差上多少,最终能让陈天民回心转意,甚至给他生上一儿半女。

……

三千六百八十三人,各种枪枝四千六百五十七支,掷弹筒一百七十二具,八一、八二迫击炮十六门,九二式步兵炮……

陈天民从三村根据地的后山兵工厂回来后,并没有去三村的三村工会,而是去了神池县。

随着地盘的增加,再呆在三村已不适宜,而神池县算是根据地的中心位置,联络更加方便。他正翻阅着文件资料,在离开

的这段时间虽然一直与各地保持着电报联系,但远没有这么详细。

扩军是比较顺利的,这里面还包括了在半山洞训练的千余士名。其实,要照这么算的话,特别独立加强营的扩充速度还是相当保守。

要知道在当时在抗日武装中,还未能摆脱兵多将广、人多势众这样的传统观念,连八路军、新。四。军也不例外,都在拼命扩充。

而这样迅速扩充的部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后遗症:首先是兵员参差不齐,军队纪律会变得松驰,凝聚力不足;

其次是武器缺乏,很多军队竟有一半以上拿着大刀、梭镖,或是发两颗手榴,战斗力大幅下降;

最后一点则是加重粮饷供应的压力,即便不发军饷,粮食呢,脱产人员太多,需要多大地盘、多少老百姓供养?

敌后抗战能否长期坚持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根据地的居民能否养活兵员,能否维持抗日的积极性。

假若民力很快消耗,假若老百姓因负担过重而消极,而与抗日队伍脱离,那么不管其他政策正确与否也无济于事……

陈天民觉得有必要把“量入为出”这个道理写出

来,发表在自己定期供稿的《晋中北抗日周报》上,作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一个连载,或者另起个题目。

但这似乎并不是很迫切,敌后抗战最艰难的时候还早着呢!

“司令!”新任军分区参谋长徐利民又递上来一份文件,说道:“这是各部军官的分配安置情况。”

徐利民是总部新派来的参谋长,军分区是团级单位,团级单位就可以有五套班子。

陈天民原本有司令部,政委,和后勤三个部门了,现在总部又派下来参谋长和政治处处长。

徐利民是沉默寡言的一个人,但偶一出口,却能看出其肚中有料。陈天民看好后,点名让他来做自己的参谋长。

报告打上去,总部立刻就批示同意。不仅是徐利民,总部还以支援名义,派出了一批老兵和低级军官充实特别独立加强营,并以光复县城的战功进行犒赏,送给了特别独立加强营一批物资。

师部,旅部都在向特别独立加强营塞人、伸手,陈天民是来者不拒。

一来是没有办法,他的部队读过军校的军官太少,经验丰富的老兵太少;其次呢,陈天民认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