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一章 群英会(1 / 2)

加入书签

师长眼睛一亮,特别独立加强连通过战斗缴获了敌人坦克,自己还制造了装甲车,这些消息他作为师长当然早就听说过,但是当时并没有太上心。

因为之前的八路军就缴获了不少鬼子伪军的车辆,但是因为解决不了油料问题,所以有时候有会开车的司机,也只能忍痛割爱的炸掉。

可是如今陈天民这里发现了小油田,又解决了炼油问题,那就意味着以后,不但卡车,摩托车等可以畅通无阻,就连坦克装甲车这一类作战利器,也可以在前线叱咤风云,和鬼子一决高下了。

这样可就凸显出陈天民缴获鬼子坦克车的意义所在了。

“天民!你说你找了几个太原城的爱国记者,拉着他们办了一张周报?”

“嗯!记者,相机,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咱们都不缺,就是造纸厂和印刷厂规模太小,所以现在只能搞周报,我已经让人去外地买机器了,这些小机器价格不高,买着合适。

姚专家,马专家他们,做这些机器完全没问题,但是费时间又大材小用,反正也用不了几个钱。”

参谋长和副政委都很可惜,心想有钱你也不能这么造

啊,师部和总部没钱啊,常光头常凯申,答应的军饷不给,咱们现在又扩军到几十个团,多少钱也不够用啊。

不过看师长没言语,他们也就都闭上了嘴。

其实师长心里也很可惜,不过师长很清楚,人家陈天民以小小一个连级编制,攒下这么多的家当,花的随心一点也就花了吧,毕竟钱是人家搞来的。

你不给钱支持,还要伸手要钱,还要管人家怎么花钱,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且师长也觉得,像陈天民这种有主意有门路的,就是因为会花钱,才会搞钱,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必刻意约束他。

师长听在耳里,就当没听见,不支持不反对,由他去。

“师长!这个周报的创刊号,我打算就定在元旦这天,大阅兵也定在这一天,到时候您给写一篇新年社论,放在第一版,大阅兵就跟在第二版,在我们的人民看了也能振奋七杀敌的决心,让鬼子看了也能感受到我抗日力量的强大。”

师长连忙打了个哈哈,“这事儿你去找政委去!不行就让副政委给你写一篇,我可写不来这个!”

“多多益善!你们都写一篇,参谋长也来

一篇,这样显得我陈天民有面子!”陈天民也是打了个哈哈,把几位全都圈了进来。

原本师首长们一行,此来就是给陈天民一个面子,激励他抗日,但是一到了这三村根据地,受到的冲击可以说是相当巨大。

就算国府那边,像这样欣欣向荣的局面也是难得一见。

现在师首长都看得出来,三村根据地有潜力!特别独立加强连有潜力。

而这两者的潜力,都在于陈天民这个最有潜力的人。

把人和事情交在这个陈天民手里,简直就是太靠谱了,收获甚至超过预期最大值。

“天民!现在天色也不晚了,你请专家今天提前下班,我很想亲自见见这些国之栋梁啊!当然,你陈天民更是我们的栋梁!我想和你们大家一起谈谈。

我觉得不单单是我给你们信心,也是你们给我信心,大家相互给与信心!这样我们的抗日大业,一定会提前实现,鬼子们的末日不远了!”

“是!”看到师长迸发出的豪情,陈天民不敢怠慢,连忙把十位专家都通知了一遍,告诉他们今天师长来视察,大家都可以放假,回招待所吃大餐,开舞会。

十位

专家一听大名鼎鼎的一一九师师长大人来到,大家也都是敬仰的很,加上能回去享受一番,全都欣然允诺。

工厂里只留下太原兵工厂那四位技师级别的干部留守。

大家穿上大衣,先在门口和师首长们见了一面,寒暄一番,然后一起坐车下山。

刚巧马子朗改造的客车完工,两辆车一起回到招待所。

食堂的几位大师傅已经把饭菜准备的差不多了,这次标准和上次招待所完工时一样。

不是陈天民不重视师长,而是这已经是最好最高等的礼仪了。

胡玉斌悄悄溜出去,通知文工团的一些精英演员来这里演出尽兴。

三位师首长和陈天民,以及十位专家击在一张大桌上,大家相互交谈,十分融洽。

家属也和师长等人见了面。

这些人平常在国府区,都只是在报纸和广播里看到,听到师长的大名,今天有幸见到真人,都是倍觉荣幸。

郑季候的夫人侯女士不由感慨道,“早听说红党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