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总结经验(1 / 2)

加入书签

“何股长今天立大功了!不但救人的侦察员是你侦察股的,就连缴获汽油的小组,也是你们的人。”

何良兴奋地满脸通红,大声嚷道,“连长!不是我吹,要是给我两辆摩托车,鬼子那三门九二步兵炮,我至少能给你搬回来两门!”

“别着急!以后你立功的机会有的是,现在师部把五寨县的发展工作也交给咱们了,咱们的队伍以后会越来越壮大,装备也会越来越多。下次别说摩托车,卡车,装甲车,我都派给你协助作战。”

陈天民的一番话,引起车上指战员们的一阵欢呼。

每个人都充满了崇敬和期待。

这半年来,每个人都亲眼看到了变化。

在陈天民的带领下,八路军从最开始的十几,二十个人,发展到现在正规军和民兵的六百多人,根据地都有了两块。

不但每天吃着大米白面和肉食,用的武器也直追鬼子,现在连装甲车都有了,偌大一个河曲县城,鬼子都没一辆装甲车。

只能由着我们自由来去,这一份荣耀带来的自信,最终都化为对陈天民的崇敬。

全体人员上车,冲出城门的时候,鬼子临时搭建的简易阵地已经

被摧毁,后勤人员正在往车上搬运一些现成的木栅栏和沙包等掩蔽物。

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在战士们眼中,这类东西才是正规军队该有的,拥有了这些物资,也就证实了自己正规军的身份。

陈天民苦笑,但是并没有制止。遥遥看见三辆装甲车跟了上来,立刻下令出城。

“老赵!这次搞了几桶油?”看见辎重股的赵国祥也坐在车上,陈天民有些奇怪,这后勤的领导怎么也有了打仗的瘾,居然跟下山上战场了。

“报告连长!这次托何股长的福,一共缴获了三桶半油料,大约七百多升吧!省着用的话又能用上一阵子了。”

“及时雨啊!”贺征感慨道,“这次要是找不到油,就只剩下半桶了,一百升,还不够加满两辆车的呢!”

说起这个,赵国祥就满肚子的怨气。

“主要是上次给师长带回去两大桶油,咱们的库存一下子就见底了。最可气的是那位姚专家,为了试验他那几辆破铁皮车,天天管我要油,呆在山上一点正事没办,他就喝了我一大桶油。”

听着赵国祥吝啬老管家一样的话,陈天民和贺征对视一笑,都没

有说话。

可是车上一个小战士不服气了,“赵股长你这话可说错了,要是没有姚专家造的装甲车,咱们今天怎么可能杀进城来,当着鬼子的面抢走他们所有的油。姚专家他要搞新车,做试验,自然是要用汽油的嘛。”

立刻有几个战士默默点头,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

赵国祥当然也明白,只不过作为后勤辎重的负责人,他穷怕了,所以千方百计的抗拒别人向他要物质的行为。

陈天民和贺征都明白这个道理,所有没有挑战他的话。

可是这个小战士不懂事,立刻把赵国祥说急眼了。

“你小子懂个屁!有咱们陈连长在,装甲车算个屁!汽油算个屁!你才参军几天,我可是从县城出来就跟着他了。现在你们吃的穿的,使的用的,哪一件不是咱连长搞回来的?”

“就算你说的这个姚专家,他不也是咱陈连长从死牢里给他救出来的,以后你少拿这些屁话来说事儿,论起来,这装甲车该算陈连长造出来的才对!因为没有他,半山洞都不存在,还说个什么装甲车!”

这一番话看似抬杠,实际上把陈天民捧上了天。

奇怪的是车上所有

人都连连点头,无比认可赵国祥的话。

那个小战士更是重重点头,再也不和赵国祥争辩了。

就连陈天民自己也承认,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半点也没错。

不过为了避免形成个人崇拜,陈天民打岔说起了别的话题。

“这装甲车今天看还是好用的,但也突出了一些问题……”

两个小时后,陈天民和指导员胡玉斌,六位参加了今天攻城战役的班排长,以及十位技术专家,坐在会议室里开起了会议。

“今天刚刚使用了工厂出品的装甲车,就其优缺点开个会吧。军方和厂方代表都在,大家畅所欲言,看看怎么继续精进……”

陈天民的开场白还没说完,脑袋上裹着纱布的韩济松就发言了。

他的话基本上是十句里面三句夸奖七句批评。

然后是杨小明等人发言,说话客气了一些,但也是四句夸奖六句建议,还是倾向批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