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 跟着你干一票大的(1 / 2)

加入书签

过了一会儿,卫天栋包扎回来,晚饭也做好了。

既然是加餐,所以这一顿饭吃的很是奢侈。

野兔炖酸菜,排骨熬豆角,腊肉炒辣椒,香椿摊鸡蛋。

白米饭喷喷香。

这今天救出来的八个人,都是有身份的人,谁没吃过好东西,可是被抓至今,别说荤腥,就连糙米饭咸菜都没吃饱过。

今天坐在自家地盘,放开肚子这一通吃。

一边吃还一边感慨,早晨和现在真的是天壤之别。

看看吃的差不多了,罗民抹了抹油嘴唇,“天民!既然你这里有汽油和发电机,咱们中又有人懂得电讯发报,我看,不如就……”

“也好!不过今天下雨,就算了。等明天雨停了,咱们就搞起来。”

第二天,雨过天晴。

陈天民找出发电机和汽油桶。

冯云耀熟练的发动发电机,然后把50瓦的电台发动起来。

先用明码给延安发了封电报,简略说明情况。

不一会儿,延安方就回电,目前敌情复杂,可稍待几天,再视情况决定。

接着又给重庆发电,重庆的说法大差不差。

“看来,果然是鬼子们刚刚扫荡回来,各地兵力有很多,又强化了封锁线,

你们想要马上回去,太难了。”

情况既然如此,大家也就都没矫情,在这里住了下来。

不过陈天民可不客气,发动手下,按照专业和自己后勤各方面的划分,让大家纷纷向这些专家求教。

这发动机,这电台,包括炮兵知识,骑兵知识……

这些人也不藏私,尽可能的言传身教,教给大家很多专业知识。

这天,罗民和陈天民聊天,说到上次在鬼子集中营,发现的鬼子特战队。

罗民说了很多想法,他在苏联学习的,就包括相关的特种作战方面的知识。

说起这个来,陈天民也很在行。

两个人越说越合拍。

陈天民对一些现在还不怎么普及,练苏联也还没有发展的特殊作战方式,都提出了非常有远见的看法。

听得罗民连连慨叹。

“陈连长!你这些想法,很多地方都可以颠覆现在的作战认知,我提议过几天,风声不那么紧了,你和我们一起回延安,把想法都慢慢付诸实现,怎么样!我相信,会对全党,全军,甚至全国抗战,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

陈天民笑道,“我还是不去了,就像老罗你说的,我现在这些都还只是想法

,欠缺的就是实际操作。而我现在的身份,位置,刚好能够支撑我完成这些试验。”

“一旦有好的结果,我也绝不藏私,会把经验都总结起来,发给全军借鉴。我觉得这样会更好。”

罗民说不过他,只好认可他的想法。

而救上山的另外四人,因为阵营不同,平时和罗民,眼镜程等接触不多。

不过对于陈天民这位救命恩人,那是截然不同,每次见面都是笑逐颜开,聊天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虽然都是文化人,但是都非常讲义气。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殊烙印。

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但是封建思想还在大多数人脑海中扎根。

不过体现在这里,陈天民倒觉得是非常恰如其分。

“吴先生!上次我们说到国府探察能源,感觉你好像是欲言又止,是不方便说吗?”

石油能源专家吴经纬先生听陈天民这么问,尴尬一笑,“陈连长!当时罗先生等人在座,大家阵营不同,我才没有多说。”

“不过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你若想知道什么,我吴某人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就是想知道,你上次没说完的那句话,究竟是

什么?”

吴经纬点点头,转头看看。

姚闵立刻探头看了看,见四周没人,就把陈天民请进了他们四人住的窝棚中。

“其实,我上次说的那次国府的探察能源,终点就是在这山里,此地往里,大约二十几里的地方,那里应该还有我们上次勘测时,打下的钻井。”

陈天民又惊又喜,不过转念一想,又收起了笑容。

“难道说,勘测失误了,此地并没有油田?”

“嗯,这话对一半错一半吧。此地有的并不算油田,只能说有一条贫油带,如果大量投入,最终必定会是入不敷出,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