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 弹不虚发(1 / 2)

加入书签

加上两支枪里上好膛的弹夹,他有三十发子弹。

鬼子的两支巡逻分队,都是加强的分队,每个分队十六人,包括准尉分队长一人,佩王八盒子,挎一把低级的尉官指挥刀。

机枪手四人,十一式轻机枪一挺,王八盒子四支。机枪子弹三个弹包,共四百五十发。

对这轻机枪,陈天民很是不满,到底是守备队啊,不受重视。

如果是正规师团的鬼子分队,这时候使用的都是改进型的九六式拐把子,而不是这种缺点很多的歪把子。

另有掷弹筒手三人,89式掷弹筒一具,专用榴弹三十六发。

这才是杀人的利器。

其他就是八个鬼子步兵。八支三八大盖,每人一大两小的子弹盒,一百二十发子弹。外加每人四颗香瓜式手榴弹。

这些可都是宝贝!

哪怕只缴获一大半,就抵得上八路军一个连的弹药了。

干他!

陈天民的打算,是两支分队先后都干掉,但是这目标对于那十五个战士来说,有点骇人听闻,所以没有提前说出来,打着看。

不断揉搓着两手,保持温度,陈天民一边是不是端起枪来,做瞄准射击的动作。

三八大盖绝对是一把好枪,

品质值得信任,但这也是日本鬼子的武器中,最拿的出手的了。

就算他现在念念在望的89式掷弹筒,也是问题多多,非常考验炮手的能力和经验。

至于鬼子其他的武器,歪把子,王八盒子,包括手榴弹,甚至于坦克,汽车等都是问题多多,不知一晒。

华夏惨败,不是日本有多强,只是因为当时的华夏,足够弱。

当然,鬼子的海军舰船和空军零式战斗机,还是比陆军要强上不少。

时间在陈天民飞扬的思绪中飞速掠过,很快,下一个时间点到来了。

看到东边远处徐宝根发出的一切正常的手势,陈天民点了点头,拿起一支三八大盖,开始瞄准。

战斗必须在三百米以外开始,按照鬼子僵化的战斗方式,他们必然是立刻卧倒。

有距离就有胜算。

过来了!

那个准尉分队长居然走在最前边。

陈天民犹疑了一下,他的本意,是先干掉掷弹筒手。

小钢炮可比机枪威胁大多了,机枪转角度很麻烦,命中的精准性也不高。

要是小钢炮一榴弹打过来,直径八到十米都有危险。

陈天民只犹豫了两秒钟,就果断开枪了。

“啪勾”一声,清脆

的三八大盖特有的枪响。

鬼子准尉分队长应声而倒,眉心处绽开一个鸡蛋大的血洞。

弹不虚发,一枪毙命。

哗!

鬼子群立刻炸了窝。

指挥官毙命,全员陷入短暂的混乱。

但是其中军衔最高的机枪观察员立刻主动担负起指挥的责任。

他是个军曹,立刻喊道,“敌袭!全体卧倒!观察敌人位置。”

十几个鬼子一起卧倒,机枪虽然架了起来,但是方向完全不对。

这几秒钟的功夫,陈天民再次扣动扳机,“啪勾!”

掷弹筒手扑地而死。

“八嘎!”军曹气的破口大骂。

“报告!敌袭方向应该是……”掷弹筒副手看出些端倪,正要说话,又是一颗子弹飞来,他也倒地死了。

不过这一下,好几个鬼子发现了陈天民的所在。

“在那边!”

立刻有鬼子端枪射击过来。

不过他们只猜对了方向,并没看到人在哪里,所以只能打了个寂寞。

陈天民又一枪射出,掷弹筒手全军覆灭。

不过他第五枪也打了个空,鬼子军曹挪了个位置,不但逃过一劫,还发现了陈天民的所在。

“那里!射击!”

一排子弹打过来,不过都没有打中。



天民一边压弹夹,一边换了个位置。

三百米的距离,现阶段的鬼子兵,能打中的不多,要是最早侵华的那批老兵还行。

可是这时候,鬼子老兵死的死伤的伤,已经所剩不多了。

幸好这里是西北,要是东北,关东军那帮鬼子也是了不得。

据说关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