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9. 温柔注视(2 / 3)

加入书签

先生戴着头套,这是乐队的‘设定’吗?”  从他的嘴里,冒出来一个不像是这个年纪的人会说的词,多半是他儿子那里听来的。  吉田美和既没有回答“是”,也没有回答“不是”,而是岔开话题道:“下期的节目,也请老板多多支持哦。”  “那当然了。”老板笑道,“我正要说呢,下期的节目多多加油。要是你们能出道,我可就有得说了。”  点的杂煮被送上来,吉田美和咬下一口冒着热气的白萝卜,再一次被烫的直哈气,嘴上却还说着:“好吃!”  ……  “这道鲷鱼料理的不错。”  “是很好吃。”岩桥慎一尝了一点,附和道。  这个时间,他正跟胖胖青年秋元康一起吃晚饭。白色情人节和秋元康一起吃饭,额,普通的应酬而已。  这种商家营销出来的节日,商人自己怎么会当真。  别说白色情人节,就是情人节当天,上班族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秋元老师,”时机差不多,岩桥慎一又提起刚才的事来,“关于为森高千里的C/W曲提供歌词的事,您意下如何?”  今天跟秋元康见面,是为了商谈关于森高千里新单曲的B面曲的事。  A面主打已经决定翻唱南沙织的《17岁》,这方面的进度已经过了一多半,但是,C/W曲方面,尚且还没有决定下来。  C/W曲这东西,多少有一点附赠的意味在里面,重要性跟A面主打歌没法比,不少歌手,A面曲精挑细选,B面曲就选一首差不多的。  就森高千里这张新单曲来说的话,A面曲既然是翻唱,那么,B面曲就有必要作为一点补充的意味,好好选一首,不能敷衍了事。  B面曲的曲子,是从华纳先锋的曲库里挑的,而在歌词方面,岩桥慎一则再一次想到了胖胖青年秋元康。  之所以首先想到他,倒不是因为只认识这一个作词家,而是因为他定下来的B面曲的主题,由这个胖胖青年来写的话,估计得心应手。  制作《17岁》的时候,那一个又一个的关于“17”的巧合,让整个团队的人都相信,选择这首歌来翻唱是个不错的点子。  当时,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说了句,“可惜森高十九岁,要是十七的话,那就是完美的巧合了。”  结果,岩桥慎一却不以为意,“巧合要是完美到那种程度,就多少显得刻意了。稍微错开一点,反而更加有意思。”  “而且,十九和十七一样,是个很有意思的年纪。”  十七岁是介于大人和少年之间,将熟未熟的年纪。而在二十岁成年的曰本,十九岁则是最后的“未熟期”。  迈过十九岁的门槛,参加完成人式以后,一切就将大不相同。  刚认识美和酱的时候,岩桥慎一就十九岁,那时,美和酱也对他发表这么一番高论,一过十九,进入到二十,就成了真正的大人。  不是完美的十七岁巧合又如何?  这个像十七岁一样特殊的十九岁,照样有着许多可发挥的余地。  只做过小猫俱乐部,写过一大堆少女心满满的歌词,让人怀疑他心里其实住着个少女的胖胖青年秋元康,对于这种年龄方面的微妙之处也一定把握的相当精妙,可以说是岩桥慎一想到的最会写少女的作词家。  再说还是拜托写B面曲的歌词,除了钱,还得有点面子。  秋元康或许不是最会写少女的作词家,但却是岩桥慎一认识的、在他那里有点面子的作词家。  于是,在决定了主题以后,他就给秋元康的事务所打电话。  胖胖青年秋元康没有立刻答复,而是叫他出来一起吃晚饭面谈。  这时,又听岩桥慎一提起正事,秋元康想了想,“这个森高千里,就是上次给她提供歌词的那个女孩子?”  “是的。”岩桥慎一听他这么问,心里先有点底。  说起来,也算是有点缘分。  当初,接手森高千里的时候,制作的第一张单曲,主打歌的歌词就是请秋元康帮忙写的。在去拜托秋元康的时候,岩桥慎一随口说了那个抽鬼牌真人秀的节目企划。  这个企划让秋元康重拾信心,将原先的去米国进修的计划推迟,留在曰本,跟富士电视台捣鼓起了这档节目。  期间,岩桥慎一还被叫去参加过几次跟富士电视台制作人私下的聚会,聊了一些关于节目的细节——点子是他出的,哪怕是随口提出来的,他的意见也很有参考价值。  如今,这档节目定在四月份,周二的深夜档进行播出。  等到节目开播,岩桥慎一就算是同时在两家电视台有跟自己有关的节目的人了。虽然一个只是贡献了个点子,不像另一个那样全程参与。  但即使如此,就算开播后的演职人员名单里没有他,富士电视台的制作人那里,却已经有了他的姓名。  “那倒是挺有趣的。”秋元康笑了笑,“要不是慎一君拜托我给她写歌词,就不能从你这里听到那么有趣的点子,真要说起来,也多亏了她。”  “不,能够成行,还是秋元老师和制作局的诸位的功劳。”  秋元康收下这句客套,问道:“要写什么感觉的歌词呢?”  能问这一句,事情就稳了一大半了。岩桥慎一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又问道:“秋元老师意下如何?”  “主题是‘19岁’啊。”秋元康眯起眼睛。  想了想,“对慎一君的那个点子来说的话,森高千里就是所谓的‘话引子’了。要这么算,现在就当是还这个话引子的人情好了。”  “这么说?”  “之后把曲子寄到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