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4 章 宋朝7(2 / 9)

加入书签

看到没,朱棣对标的是唐太宗而不是宋真宗,既然这奖项已成水货,那封不封还有意思吗?

宋真宗之后封禅还有重量的话,‘十全老人’乾隆会错过夸耀自己功绩的机会?

这就跟王甫封冠军侯后,后人再不桂冠军侯之名,无他,嫌弃而已】

朱棣松口气:谢天谢地朕自有坚持没去封禅,否则...朕跟宋真宗归在一处,实在丢脸。

而冠军侯本人霍去病却是当头一击:什么,冠军侯竟被人嫌弃?

心中涌起几许委屈,忍不住看向陛下,刘彻接到自己爱臣目光,非常坦荡地一摊手:“要不待你军功有成,朕另外封号?

霍去病摇头:不要,那王甫封冠军侯跟他有什么关系?他的冠军侯好听,不好听的是后世冠军侯。

刘彻&卫青:....

【更重要的是宋真宗封禅也不是一帆风顺,他准备东行封禅时,辽特意遣人南下,想要以此为要挟要宋每年再额外多给钱币。

若不给...】

天幕语气很玩味:【封禅时辽军来个边境三日

游,那宋真宗封禅举动不就成了笑话?()

宋真宗问宰相王旦咋办?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最全的《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尽在[],域名[(()

毕竟他为封禅还赐了壶美珠贿赂他,如果不行封禅,那壶美珠不就白给了?

不管咋样收了钱就得办事,你说吧王旦咋办?

王旦给的解决方案很简单:辽要微小之物,咱他给就是,给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受到轻视。

于是宋给予6万物资于辽,并表明这些物资会从明年岁币中扣除,得到钱财的辽深感惭愧】

司马光冷哼:“后人讲述实在太过偏见。”

王子明(王旦)未能阻真宗天书之事,是他有负宰相之过。

但他掌权十八载知人善用,为真宗致太平者,是当世全德元老,岂能光捡污垢之说?

苏轼倒是看得开:“后人这般倒让我理解几分唐人之感。”

见温公(司马光)疑惑,苏轼解释道:“平时我等皆说本朝远盛汉唐,如今神迹降临诸朝共观...”

剩下的话他未说尽,天幕数次讲说宋人评唐之语,若他是唐人听后定会不满,如同现在温公这般,对天幕反驳却又无用。

司马光脸色涨红,猛地一甩官袖气道:“天幕以后人眼光看我宋,定是哪哪不满,气煞我也。”

在他们眼中太祖太宗真宗皆为圣王,在后人眼中却是不值得一提,想到此他就替官家感到委屈。

天幕语气疑惑:【惭愧?

宋朝什么时候修得阿Q法了?学会自我精神胜利了?

且不提辽有没有感到惭愧,次年宋交付岁币时,宋是10万两银加20万绢一分不少啊。

难怪辽看到宋有钱人做派,吵着闹着要提高岁币。

我要是一国之主,我隔壁邻国是大宋,我做梦也会笑醒了好吗?

这哪是敌国啊,这分明就是财神爷嘛,难怪财神爷赵公明姓赵不信秦呢,想要钱了,直接摆三炷香插到宋真宗跟前:求财求财求财!】

虽然长生天嘴上不扰人,但忽必烈却听得非常仔细,听到重要处甚至亲手记下。

自他即位后就曾考虑如何取士,在他看来孔子之学虚名无实,于国不利。

恰逢许衡求见,见后他确认儒学无治之术,经天幕讲述后更是确认:学儒的文官多不通世务,难成治之才!

【至于宋臣会不会阻挠,给钱的主意不就是他们出的吗?

他们那么善解人意怎么会阻挠呢?

啧啧,给钱割地不就是宋文人的拿手好戏吗?

反正不是自家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秦始皇以为天幕要说宋文人种种,没想到他话一转,倒夸起宋真宗来:

【其实宋真宗并非没有功绩,在封禅前可以说是有所作为,如消除地方割据隐患,为官员增加俸禄,善纳谏言等等。

特别是推动占城稻、绿豆种植,其中最重要的是占城稻,早熟耐旱不择地而生,更重要的是产量远高于其它稻种。

() 宋朝百姓没大规模饿死,占城稻当属首功】

早熟又耐旱高产还不挑地?

十一字精准地打在宋以前的君臣心上,连呼吸都重了几分。

李世民腾身而起,急不可待地跨步到天幕跟前:“请问神迹占城稻在何处?”

刘彻:“请问神迹占城稻在何处?”

秦始皇:“请问神迹占城稻在何处?”

一句句急切的话汇聚成弹幕划过田羽跟前:占城稻历史?

田羽一愣,他怎么知道占城稻历史?

咋回事?总有这些莫名其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