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军情(1 / 2)

加入书签

朱慈烺心中不由一紧。  自九月份离京以来,已经有将近两个多月没有仔细关注过政事。  猛然听到的有紧急军报,一时不知出了什么大事。  等到了宿州衙门门口,这才发现,宿州州衙外已然戒严,守着一二百名军士。  朱慈烺更是吃惊,调整了一下心绪,命马车守在离州衙百步开外,仔细看着里面的动静。  见朱慈烺对这宿州州衙如此关切,坐在车辕上的梁百户和孙百胜竟有些糊涂。  他们这两人在私下里猜测着身份,都觉流年不利,长年装鬼,竟遇到了真鬼。  马车里的这三个人,分明就是带着孩子闯荡江湖的雌雄大盗。  有着江洋大盗的身份,不但不怕官府,此时却让停在宿州州衙门口,定然是有重大图谋。  梁百户自觉看透了朱慈烺的目的,不由一阵后怕,问道:“英雄,你是和宿州知州有私仇吗?”  朱慈烺懒得回答他这个问题,眼看着州衙里的人进进出出,显然是出了大事。  心中虽焦急万分,但他身边没有大军护佑,手中也没有印绶。  若是当众亮出身份,只怕要闹出乱子。  略一思索之后,朱慈烺吩咐道:“梁百户,你拿着腰牌上去通报,就说山东有军情上报,带着我们一起混进州衙。”  梁百户不由一个哆嗦,正考虑着要不要听从朱慈烺的吩咐,只听马车里传出一声娇叱。  “你还不快去!解药还想不想要了?”  赵云蘅这一发话,梁百户不得不听从了朱慈烺的命令。  由梁百户走在最前,朱慈烺和孙百胜紧随其后,赵云蘅和念清走在最末。  果然还未接近州衙门口,一行人便被拦了下来。  梁百户战战兢兢说明了来意,听说是山东的军情,衙门的守军当即脸色大变,急急忙忙的进门通报。  不到一刻钟,便有一个师爷模样的人通传,领着朱慈烺一行人朝州衙深处走去。  那师爷和梁百户并排而行,边走边问:“你从兖州而来,有何军情?可是贼寇已然攻陷了山东?”  没有朱慈烺的吩咐,梁百户哪敢胡说,只能含糊以对。  那师爷却以为是有重要军机,心中更是吃惊,低声道:“侯爷在里面和我们老爷叙话,待会见了他们,你可要小心应对。”  朱慈烺心中一动,不知这个“侯爷”,是不是就是靖南侯黄得功。  若是黄得功在宿州,那可就省了不少的口舌。  还未到正堂,就听到一个粗豪的声音传了出来。  “何知州,如今京师已失,闯贼迟早要南下。眼下正是危急关头,凤阳又是我大明的龙脉所在,万万不容有失。我这里粮草短缺,到你这里来,就是指望你凑一些粮草出来。”  当听到京师已失,朱慈烺脑中轰的一声响,当即拔足就往正堂里闯。  刚步入正堂,就近大堂之上,坐着一个粗豪汉子,一身戎装,脸上箭疤尤其显眼,不是靖南侯黄得功又是谁?  “靖南侯,你方才说京师已失,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黄得功在此,朱慈烺顾不得客套,直接问出这句话,倒是让堂上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黄得功听来人声音有些熟悉,愣神过后,看向了坐在堂下的何知州。  “何知州,此是何人?”  何知州也是一头雾水,细看一番,见朱慈烺一身士兵装束,当即疑惑道:“侯爷,他不是您带过来的人吗?”  朱慈烺忙摘下头上的大帽,将自己的脸庞完完全全露出来,说道:“靖南侯,京城一别,不过几个月而已,你不识得本宫了么?”  “太子殿下?!”  听到朱慈烺的自称,黄得功惊得站起身子,盯着朱慈烺看了好几息,突然喜道:“太子殿下,您怎地到了宿州?”  “此事说来话长,靖南侯,京师到底是什么情况?”  朱慈烺急着了解京师的近况,来不及解释这一路的坎坷,等着黄得功说一下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  黄得功却是迎了下来,跪倒在地行礼道:“臣黄得功参见太子殿下!”  听面前的人竟是太子朱慈烺,何知州惊得一哆嗦,顿时从椅子上滑倒在地。  不过他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忙伏在地上叩头道:“臣宿州知州何松山拜见太子殿下,有失远迎,还望太子殿下恕罪!”  梁百户和孙百胜刚刚跟着师爷进了正堂,见到眼前的场景,不由惊得长大了嘴巴。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个被他们一路视为江洋大盗的少年,竟然就是刘泽清要找的太子。  “两位快快请起!”  朱慈烺分别扶起了黄得功和何松山,问道:“咱们也不讲虚礼了,本宫离京一个多月,只想知道京师现状如何!”  黄得功和何远山互看了一眼,脸上俱是满含悲戚。  黄得功抿了一下嘴唇,从案上取了一个新拆开的信封,递到朱慈烺的面前。  “这是范阁老生前的绝笔,京中的侠士费了很大的劲儿才给送了出来。信中说,李自成已于十月十四攻破了京师,皇上他……生死不明!”  “你说什么?这不可能!”  朱慈烺从黄得功手中抢过了书信,认出的确是范景文的笔迹,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这李自成一向狼子野心,为何父皇竟毫无防备?”  朱慈烺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脸上各种表情变幻交替。  看到最后,朱慈烺手上青筋暴起,紧紧捏着书信,似乎是在捏着一丝希望。  “靖南侯,京师陷落的消息,有没有传到南京?”  “范阁老的信,是快马送过来的,依臣来看,既然信能送到宿州,南直隶那边,怕是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